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

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卷三白話說明

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卷三白話說明

(原經文)
「復次,阿難!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?阿難!即彼目精瞪發勞者,兼目與勞同是菩提,瞪發勞相因于明暗二種妄塵,發見居中吸此塵象,名為見性,此見離彼明暗二塵,畢竟無體。如是,阿難!當知是見非明暗來,非於根出,不於空生。何以故?若從明來,暗即隨滅,應非見暗。若從暗來,明即隨滅,應無見明。若從根生,必無明暗。如是見精,本無自性。若於空出,前矚塵象歸當見根;又空自觀,何關汝入。是故當知眼入虛妄,本非因緣、非自然性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再來 阿難! 為什麼說六入(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,又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境,舊曰六入,新曰六處,即十二入十二處也。六境為外之六入,六根為內之六入)原本就是如來藏(謂一切眾生煩惱心中,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漏清淨之業。如石中有金,木中有火,故云垢藏之中,佛性滿足,是名如來藏)微妙不可思議,如如不動,周遍圓滿真如性(「真謂真實,顯非虛妄。如謂如常,表無變易。謂此真實於一切法,常如其性,故曰真如。」或云自性清淨心,佛性,法身,如來藏,實相,法界,法性,圓成實性,皆同體異名也。)
阿難,就那個眼睛瞪著不轉動,引發眼睛塵勞相的人來說,這眼目與塵勞相,同樣是正覺性,因為這個人,瞪著眼睛不轉動,所引發的塵勞相。因為在光明與黑暗這兩種虛妄的塵垢,引發見相在中間,吸納光明與黑暗這兩種虛妄的塵象,所以取名為見性。這個見性若是離開明、暗這二種虛妄的塵垢,畢竟是沒有體相存在的。
就像這樣,阿難。應當知道這個見性,並非從明暗來,也並非於眼根出,也不是在虛空中生。為什麼緣故。假若從光明來,黑暗立即跟著就滅去,應該無法看見黑暗。假若是從黑暗來,光明立即跟著就滅去,應該無法看見光明。假若是從眼根生,必定沒有明暗二相。如果是這樣,那麼這個見精本就沒有自性(諸法各自有不變不改之性,是名自性)假若是由虛空出來的,那麼前面所看到的塵象,自當可返回看見眼根。又假定虛空自己能觀見,這跟你眼根入、不入又有什麼關係。所以阿難,你應當知道,由眼根進入的是虛妄不實的塵相,本來的見性,並非因緣和合,也非無因自然存在的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譬如有人以兩手指急塞其耳,耳根勞故頭中作聲,兼耳與勞同是菩提。瞪發勞相因于動靜二種妄塵,發聞居中吸此塵象,名聽聞性,此聞離彼動靜二塵,畢竟無體。如是,阿難!當知是聞非動靜來,非於根出,不於空生。何以故?若從靜來,動即隨滅,應非聞動。若從動來,靜即隨滅,應無覺靜。若從根生,必無動靜。如是聞體,本無自性。若於空出,有聞成性即非虛空;又空自聞,何關汝入。是故當知耳入虛妄,本非因緣,非自然性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。譬如有人,用兩支手指頭,急速的塞住他的兩個耳朵,耳根煩勞的緣故,頭腦中有音聲響,包含耳根與這個煩勞相,同樣都是正覺性體,因這個人急速的塞住他的兩個耳朵,所引發的疲勞塵相。因為在動與靜二種虛妄的塵垢中間,引發聽聞相,吸納動與靜二種虛妄的塵象,所以取名為聽聞性。這個聽聞性,若是離開動、靜這二種虛妄的塵垢,畢竟是沒有體相存在的。就是像這樣,阿難,應當知道這個聽聞性,並非從動靜來,也並非是從耳根出,也不在虛空生。為什麼呢? 假若這個聽聞性是從靜相中來,動相立即隨著滅去,應該聽聞不到音聲響動。假若這個聽聞性是從動相中來,靜相立即隨著滅去,應該無法覺知聲響的安靜相。若是從耳根生,必定沒有動靜相。如果是這樣,那麼這個能聽聞的性體,本就沒有自性(諸法各自有不變不改之性,是名自性)若是聽聞性在虛空出,虛空有聽聞性所成的性體存在,就不是虛空。又若是虛空能自己聽聞,這跟你耳根入、不入又有什麼關係。所以阿難你應當知道,由耳根所進入的是虛妄不實的塵相,本來的聞性,並非因緣和合,也非無因自然存在的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,則於鼻中聞有冷觸,因觸分別通塞虛實,如是乃至諸香臭氣,兼鼻與勞同是菩提。瞪發勞相因于通塞二種妄塵,發聞居中吸此塵象,名嗅聞性,此聞離彼通塞二塵,畢竟無體。當知是聞非通塞來,非於根出,不於空生。何以故?若從通來,塞自隨滅,云何知塞?如因塞有,通則無聞,云何發明香臭等觸?若從根生,必無通塞。如是聞體,本無自性。若從空出,是聞自當迴嗅汝鼻,空自有聞,何關汝入。是故當知鼻入虛妄,本非因緣、非自然性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。譬如有人,急速的吸他的鼻子,吸久了鼻子變得煩勞,於是在鼻子中,聞到有冷涼的覺觸,因為觸識的分辨了別,有通透閉塞空虛實滿等相產生,像這樣甚至一切香臭氣味,包含鼻根與鼻子的煩勞相,同樣都是正覺性體,因這個人急速的吸他的鼻子,吸久了引發的煩勞相。因為這是在通透與閉塞這二種虛妄的塵垢中間,引發嗅聞相,吸納通透與閉塞這二種虛妄的塵象,所以取名為嗅聞性。這個嗅聞性,若是離開動靜這兩種虛妄的塵垢,畢竟是沒有體相存在的。應當知到這個嗅聞性,不是由通透閉塞來,不是由鼻根出,不是在虛空中生。為什麼呢? 假若是從通透來的,閉塞嗅聞性就滅去,又如何覺知閉塞。如果是因閉塞有的,通透就沒有嗅聞性,為何又能引發辨明香臭等嗅觸。若是從眼根生,必定沒有通透閉塞二相。如果是這樣,這個能嗅聞的根性,本就沒有自性(諸法各自有不變不改之性,是名自性)。若這個嗅聞性是從虛空出,這個嗅聞性自當返迴來嗅聞到你的鼻子。既然虛空自有嗅聞,這跟你鼻入不入又有什麼關係。所以阿難你應當知道,由鼻根進入的是虛妄不實的塵相,它本來的嗅性,並非因緣和合的,也非無因自然存在的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勞,其人若病則有苦味,無病之人微有甜觸,由甜與苦顯此舌根,不動之時淡性常在。兼舌與勞同是菩提,瞪發勞相因甜苦淡二種妄塵,發知居中吸此塵象,名知味性,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,畢竟無體。如是,阿難!當知如是嘗苦淡知,非甜苦來,非因淡有,又非根出,不於空生。何以故?若甜苦來,淡即知滅,云何知淡?若從淡出,甜即知亡,復云何知甜苦二相?若從舌生,必無甜淡及與苦塵。斯知味根本無自性。若於空出,虛空自味非汝口知,又空自知,何關汝入。是故當知舌入虛妄,本非因緣、非自然性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,譬如有人,用他的舌頭來舌舐吻,一直不停的舐吻,使那個人的舌根變得煩勞。那個人若是因此生病,就有感覺到苦味。沒有病之人,可感覺到些微的甜味。由甜味與苦味,顯示這個舌根,靜止不動的時候,淡味常在。包含舌根與煩勞相,同樣都是平等正覺性體,因這個人,一直不停的舐吻,引發的煩勞相。這是因為甜苦味與淡味二種妄塵,在這中間引發起覺知,吸納甜苦味與淡味這兩個塵象,所以取名叫知味性。這個知味性,離開了甜苦味及淡味兩個虛妄的塵象,畢竟是沒有體相存在的。
就像這樣,阿難,應當知道,這個能嘗知苦淡味的覺知,並非從甜苦味來,也不是因淡味而有的,又不是從舌根出,不是在虛空生的。什麼緣故呢?這個能嘗知苦淡味的覺知,假若是從甜苦味來的,那麼可覺知淡味的覺知已滅去了,為何又可覺知淡味呢? 這個能嘗知苦淡味的覺知,若是從淡味出來的,那麼可覺知甜味的覺知已滅了,又為何可覺知甜苦味這兩個味相呢? 假若這個能嘗知苦淡味的覺性,是從舌根生,必然沒有甜味淡味及苦味這幾個妄塵。因此就能知道味根,本就沒有自性(諸法各自有不變不改之性,是名自性)假若這個能嘗知苦淡味的覺性是由虛空出,既然虛空自己能覺知各種味道,所以各種味道並非是由你的口舌來覺知的。又假如虛空自己能覺知味道,這跟你舌根入、不入又有什麼關係。所以阿難你應當知道,由舌根所進入的是虛妄不實的塵相,舌根本來的根性,並非因緣和合的,也非無因自然存在的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,若冷勢多熱者從冷,若熱功勝冷者成熱,如是以此合覺之觸顯於離知,涉勢若成因于勞觸。兼身與勞同是菩提,瞪發勞相因于離合二種妄塵,發覺居中吸此塵象,名知覺性。此知覺體,離彼離合違順二塵,畢竟無體。如是,阿難!當知是覺,非離合來,非違順有,不於根出,又非空生。何以故?若合時來,離當已滅,云何覺離?違順二相,亦復如是。若從根出,必無離合違順四相。則汝身知,元無自性。必於空出,空自知覺,何關汝入。是故當知身入虛妄,本非因緣,非自然性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。譬如有人,用一隻冰冷的手。接觸熱的手。假若是冰冷的勢力較多,熱的手會變冷。若是熱的功力勝過冷涼的功力,冰冷的手會變熱。就是像這樣用這個和合冷熱知覺的身觸,顯現於兩個分離的知覺。冷熱知覺勢力互相涉入的形成,起因於長久的碰觸。包含這個身體與冷熱知覺的塵勞,同樣都是平等正覺性體,因這個人,冷、熱手長久碰觸引起的煩勞相。起因於離相、合相這二種妄塵,在其中引發知覺,吸納這兩個塵象。取名叫做知覺性。這個知覺性體,離開那個離、合、違、順二塵相,畢竟是沒有體相存在。
就像這樣,阿難,應當知到那知覺性,並非從離相、合相來,並非從違相、順相當中有,不是由身根出,又不是在虛空生。什麼緣故呢? 假若這個知覺性是由和合當時來的,離相當下就已經滅去,為什能覺知離相、合相這兩個相,也是同樣的道理。若從身根出來的,必定沒有離、合、違、順這四個相存在。那麼你自身的知覺性,元本就沒有自性(諸法各自有不變不改之性,是名自性)。這個知覺性,必定是由虛空出,虛空自有知覺,這跟你身根入、不入 又有什麼關係。所以阿難你應當知道,由身根所進入的是虛妄不實的塵相,身根本來的根性,並非因緣和合的,也非無因自然存在的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,覽塵斯憶失憶為妄,是其顛倒生住異滅,吸習中歸不相踰越,稱意知根。兼意與勞同是菩提,瞪發勞相因于生滅二種妄塵,集知居中吸撮內塵,見聞逆流流不及地,名覺知性。此覺知性,離彼寤寐生滅二塵,畢竟無體。如是,阿難!當知如是覺知之根,非寤寐來,非生滅有,不於根出,亦非空生。何以故?若從寤來,寐即隨滅,將何為寐?必生時有,滅即同無,令誰受滅?若從滅有,生即滅無,孰知生者?若從根出,寤寐二相隨身開合,離斯二體,此覺知者同於空花,畢竟無性。若從空生,自是空知,何關汝入。是故當知意入虛妄,本非因緣、非自然性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,譬如有人,疲勞睏倦就睡覺,睡飽了以後便醒來,意根瀏覽前塵影事稱為記憶,失掉記憶稱為遺忘,這是意根顛倒生、住、異、滅四相的順序,吸取以往薰習的塵影,回到根中,不會互相超越,這稱為意知根。包括意根與其煩勞相,同樣都是平等正覺性體,因這個人意根煩勞,所引發的塵勞相。因為在於生滅二種妄塵(妄為虛妄,塵為塵坌,一切世間之事物,體性虛妄,且污聖道,如塵坌,故名妄塵),聚集知見儲存其中,吸納牽引內塵(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分為內外二種,眼耳鼻舌身等五識所緣之色聲香味觸為外塵,意識所緣之法為內塵)讓覺知意識(見聞指人的感覺作用和認識能力。佛教認為,人有「六識」。「見」是眼識的作用,「聞」是耳識的作用,「覺」是鼻識、舌識和身識的作用,「知」是意識的作用)倒流,覺知意識流所不能及的地方,取名叫做覺知性。此覺知性,離開那醒與睡這兩個生滅的塵相,畢竟是沒有體相的。就像這樣阿難。應當知道這個覺知的根元,並非從醒相與睡相中來的,並非因為生相、滅相而有的,不是由意根出的,也並非由虛空生的。什麼緣故呢?假若是從醒相中來,睡相立即隨著滅去,拿什麼來作為睡相呢?如果必定是在生相當時有,滅去後就與無相同,由誰來承受滅相。假若是從滅相中而有的,生相立即滅去變成無,那有誰能覺知生相呢?假若這個覺知的根元是從意根出,醒睡二相隨著色身分開和合,離開醒睡這兩個體相,這個能覺知性,與空中華相同,畢竟是沒有性體的。若這個覺知的根元是從虛空生,自應虛空自己有覺知,這與你意根入、不入有什麼關係呢?所以應當要知道,由意根所進入的是虛妄不實的塵相,這意根本來的根性,並非因緣和合的,也非無因自然存在的。

(原經文)
「復次,阿難!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?阿難!汝且觀此祇陀樹林及諸泉池。於意云何,此等為是色生眼見?眼生色相?阿難!若復眼根生色相者,見空非色,色性應銷,銷則顯發一切都無,色相既無,誰明空質?空亦如是。若復色塵生眼見者,觀空非色,見即銷亡,亡則都無,誰明空色?是故當知,見與色空俱無處所,即色與見二處虛妄,本非因緣、非自然性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再來,阿難,為何說十二處(【處】三科之一。梵名阿耶怛那A^yatana,舊譯曰入,新譯曰處。根與境為生心心所作用之處,故云處。根與境相涉入,故云入)(十二處者,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十二處也。亦名十二入。即合六根六塵以言,謂之十二處)本來就是如來藏(謂一切眾生煩惱心中,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漏清淨之業。如石中有金,木中有火,故云垢藏之中,佛性滿足,是名如來藏),微妙不可思議,如如不動,周遍圓滿真如性(「真謂真實,顯非虛妄。如謂如常,表無變易。謂此真實於一切法,常如其性,故曰真如。」或云自性清淨心,佛性,法身,如來藏,實相,法界,法性,圓成實性,皆同體異名也。)
阿難,你暫且觀看這祇陀樹林,以及裡面所有的泉井水池。你認為如何呢?這是因為眼根緣著色塵而生起眼識見,眼識妄加分別而生起種種色相(一切物質顯現於外可以眼見的形相)阿難。假若又是眼根,生出色相的話。所看見虛空相並不是色相,色性應該銷亡。色性一但銷亡,就一切都看不見了。又有誰能辨明虛空的本質。虛空也是像這樣。假若是色塵生出眼識的,那麼觀看虛空並非色相,眼識立即銷亡。眼識一旦銷亡,那麼一切就都看不見,又有誰能辩明,虛空相與色塵相。所以應當知道,眼識及色塵虛空這三者,都是沒有處所的。那就是色塵與眼識,這兩處是虛妄不實的。色性本非因緣和合的,也非無因自然存在的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汝更聽此祇陀園中,食辦擊鼓、眾集撞鐘,鐘鼓音聲前後相續。於意云何,此等為是聲來耳邊?耳往聲處?阿難!若復此聲來於耳邊,如我乞食室羅筏城,在祇陀林則無有我;此聲必來阿難耳處,目連、迦葉應不俱聞,何況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門,一聞鐘聲同來食處。若復汝耳往彼聲邊,如我歸住祇陀林中,在室羅城則無有我;汝聞鼓聲,其耳已往擊鼓之處,鐘聲齊出應不俱聞,何況其中象馬牛羊種種音響。若無來往,亦復無聞。是故當知聽與音聲俱無處所,即聽與聲二處虛妄,本非因緣、非自然性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,你再更聽看看這個祇陀園中,要吃飯的時候擊鼓,要聚集眾人的時候撞鐘,鐘鼓的音響聲,前後互相接連不斷。你認為如何。是這些聲音來到耳邊呢?還是耳根去到發出聲音的地方。阿難。假若是這些聲音來到耳邊,就好像如果我在室羅筏城中乞討食物。那麼在祇陀林中就沒有我。這些聲音必定來到阿難你的耳邊。那麼目連以及迦葉兩人,應不能同時聽聞到這些聲音。更何況祇陀林中那一千二百五十沙門們,一聽聞到鐘聲。都一同的來到吃飯的地方。假若是你的耳根,往那個發出聲音的地方去。就好像我回來住在祇陀林中。那麼在室羅城中,就沒有我。你聽聞鼓聲時,你的耳根已經往擊鼓的地方去了,而鐘聲與鼓聲是同時發出的,你應該不能同時聽聞到鼓聲與鐘聲。更不用說,可以聽聞到祇陀林中,那些象馬牛羊等,所發出的種種音響聲了。假若是耳根沒有來往,那就都聽不到任何聲響了。所以應當知道耳識與音響聲,都沒有處所,即能聽的耳識與所聽的音響聲,這兩處是虛妄不實的。聲性本非因緣和合的,也非無因自然存在的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汝又嗅此鑪中栴檀,此香若復然於一銖,室羅筏城四十里內同時聞氣。於意云何,此香為復生栴檀木?生於汝鼻?為生於空?阿難!若復此香生於汝鼻,稱鼻所生當從鼻出,鼻非栴檀,云何鼻中有栴檀氣?稱汝聞香當於鼻入,鼻中出香說聞非義。若生於空,空性常恒,香應常在,何藉鑪中爇此枯木?若生於木,則此香質因爇成煙,若鼻得聞合蒙煙氣,其煙騰空未及遙遠,四十里內云何已聞?是故當知香[2]臭與聞俱無處所,即嗅與香二處虛妄,本非因緣、非自然性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,你又嗅聞這香鑪中,的栴檀香看看,這香假若是點燃一些些,那麼室羅筏城四十里內的人,同時都可聞到,這個栴檀香的香氣。你認為如何呢?這個香氣是由栴檀木所生的呢?還是由你的鼻根所生的? 或是由虛空所生的?阿難,假若這個香氣,是生在你的鼻根,才稱作由鼻所生,應當從鼻子出來。但是鼻子並非是栴檀木,為何鼻子中會有栴檀香的香氣呢?若是稱做你聞到香氣,香氣應當是由鼻子進入的。鼻子中跑出香氣來,而說是說你聞到的這個義理不能成立。假若栴檀香的香氣是生在虛空中,虛空的體性恒常不變,香氣應該恒常存在,為何還需要藉著在鑪中,燃燒這個枯乾的栴檀木,來生出香氣呢?若是香氣生於栴檀木,則此香氣的色質,因為燃燒變成煙。若是鼻子得以嗅聞,應該要蒙罩著煙氣。那個煙氣飛騰在虛空中,還沒能傳遍到遙遠的地方去,可是四十里內的人,為何已經都能嗅聞到香氣了呢?所以應當知道,香氣鼻根與鼻識,都沒有個處。也就是能嗅的鼻識與所嗅的香氣,這兩處是虛妄不實的。香性本非因緣和合的,也非無因自然存在的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汝常二時眾中持鉢,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。於意云何,此味為復生於空中?生於舌中?為生食中?阿難!若復此味生於汝舌,在汝口中秖有一舌,其舌爾時已成酥味,遇黑石蜜應不推移,若不變移不名知味,若變移者舌非多體,云何多味一舌之知?若生於食,食非有識,云何自知?又食自知,即同他食,何預於汝,名味之知?若生於空,汝噉虛空當作何味?必其虛空若作鹹味,既鹹汝舌亦鹹汝面,則此界人同於海魚;既常受鹹了不知淡,若不識淡亦不覺鹹,必無所知,云何名味?是故當知味舌與甞俱無處所,即甞與味二俱虛妄,本非因緣、非自然性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。你通常在早晚這二個時辰,在大眾中持砵乞食,這中間偶而遇到眾生供養的酥酪醍醐,名叫做上等美味。你認為如何呢?這個滋味是生在虛空中呢?還是生於舌頭中, 或是生在食物中?阿難。假若是這個滋味,生在你的舌頭上,在你的口中,祇有一個舌頭,這個舌頭在那個時候,已經變成酥酪醍醐的滋味,又碰到黑石蜜時,這酥酪醍醐的滋味,應該不會改變成黑石蜜的滋味。假若滋味不能推移改變,就不能取名能夠覺知滋味。若是能夠推移改變的話,舌頭並非有多個,為什麼一個舌頭,就能夠覺知多個滋味?假若滋味生在食物,食物並非俱有覺識,為何能夠自己覺知味道。又假若食物自己能覺知味道,就如同他人在吃食物,跟你又有什麼干涉的呢?取名能覺知滋味的這個覺知性,若是生在虛空中,那你食噉虛空,虛空應當又是什麼滋味呢?假若這個虛空是鹹的味道,既然虛空能鹹你的舌頭,也應該可以鹹你的臉,那麼這個世界的人,就跟海裡的魚一樣。既然恆常覺受的,都是鹹的滋味,所以一點都不知道淡的滋味。如果不能識知淡的滋味,那也就不能覺知鹹的滋味。那必定對任何滋味都無所覺知,為何又取名為滋味。所以應當知道,味塵舌根與舌識,都沒有處所存在。即能嚐的舌識與所嚐的味塵,這兩個都是虛妄不實的。味性本非因緣和合的,也非無因自然存在的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汝常晨朝以手摩頭。於意云何,此摩所知,唯為能觸。能為在手?為復在頭?若在於手,頭則無知,云何成觸?若在於頭,手則無用,云何名觸?若各各有,則汝阿難應有二身。若頭與手一觸所生,則手與頭當為一體,若一體者觸則無成;若二體者,觸誰為在?在能非所,在所非能。不應虛空與汝成觸。是故當知覺觸與身俱無處所,即身與觸二俱虛妄,本非因緣、非自然性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,你常常早晨用手撫摩你的頭。你認為如何?這個撫摩所產生的覺知,誰是能覺知觸受的覺性呢?能覺知觸受的覺性是在手,或是在頭呢?假若是在手上,那麼頭則應該沒有覺知,如何能成立觸受呢。能覺知觸受的覺性若是在於頭,那就沒用到手,為何又取名觸(:是指兩個以上的物件互相碰撞遇到)呢?若頭與手各自都有觸受,那麼你阿難,應該有兩個色身。假若觸受是頭與手,是一個碰觸所生的,那麼手與頭,應當是一體的。若是頭與手是一體的,觸受就無法成立。若是頭與手是二體的,觸受的覺知又是在那一邊呢?若是在能覺知觸受的這邊,就不在所觸的那邊,若是在所觸的這邊,就不在能覺知觸受的那邊。不應該是虛空與你成立觸受。所以應當知道,覺觸與身根,這兩個都是虛妄不實的,也就是能覺知的身識與所覺知的觸受,都沒有處所存在,觸性本非因緣和合的,也非無因自然存在的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汝常意中所緣善、惡、無記三性,生成法則。此法為復即心所生?為當離心別有方所?
「阿難!若即心者,法則非塵,非心所緣,云何成處?若離於心別有方所,則法自性為知?非知?知則名心,異汝非塵,同他心量即汝即心,云何汝心更二於汝?若非知者,此塵既非色、聲、香、味、離合冷煖及虛空相,當於何在?今於色空都無表示,不應人間更有空外,心非所緣,處從誰立。是故當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,則意與法二俱虛妄,本非因緣、非自然性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,你常常在意識中。緣著善惡無記這三性,生成的法則。這個法是由心所生的,還是離開心所,另有一處所生的。阿難。假若這個法是由心所生的,法就不是六塵緣影。也不是心所緣的對象,為何能成立處所。若是離開心所,另外有一個處所所生的,那麼這個法的自性,是能識知還是不能識知的呢?如果能識知就取名叫做心,跟你不同並非六塵緣影,就如同其他人的心量一樣。實際上你就是心,為何除了你的心外,另還有第二個心存在。若是這個法的自性不是能識知的,這個法則既然不是色聲香味塵相,離合冷煖觸等相,及虛空相,又當存在於哪個地方呢?現今在色塵虛空中,都沒有表現顯示出來,不應該在人世間的虛空以外另外還有處所存在。心既然不是所緣的對象,處所又依從什麼來成立的呢?所以應當知道,法則與心,都沒有處所存在。那麼能識知的意識與所識知的法塵,這兩個都是虛妄不實的,法性本非因緣和合的,也非無因自然存在的。

(原經文)
「復次,阿難!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?
阿難!如汝所明,眼色為緣生於眼識,此識為復因眼所生,以眼為界?因色所生,以色為界?阿難!若因眼生,既無色空無可分別,縱有汝識欲將何用?汝見又非青黃赤白,無所表示從何立界?若因色生,空無色時汝識應滅,云何識知是虛空性?若色變時,汝亦識其色相遷變,汝識不遷,界從何立?從變則變,界相自無;不變則恒。既從色生,應不識知虛空所在。若兼二種眼色共生,合則中離,離則兩合,體性雜亂云何成界?是故當知眼色為緣生眼識界,三處都無,則眼與色及色界三,本非因緣、非自然性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再則阿難。為什麼說十八界,本就是如來藏,微妙不可思議,如如不動,周遍圓滿真如性呢?
阿難,就如你所明白了知的,眼根色塵互相為緣,生於眼識。那麼這個眼識是緣著眼根所生的,以眼根為界 (:1.差別的意思,亦即事物彼此差別而無混雜。2.性的意思,亦即事物固有的本體。)呢?還是緣著色塵所生,以色塵為界呢?阿難,若是因眼根而生,既然沒有色、空二塵相,沒有可分別的對象,縱然你有眼識,那又有什麼作用呢? 你的見性又不是青、黃、赤、白等色相,沒有其所表示的對象,又用什麼來建立界限範圍?若眼識是因色塵而生的,在空而沒有色相的時候,你的眼識應滅了,為何又能識知這個虛空相呢?若是色相轉變時,你也能識知這個色相的遷移變換,但是你的眼識沒有隨著變遷,這個界限範圍要怎麼建立呢?假若眼識隨著色相的改變而改變,自然無有界限範圍存在。假若色相改變但眼識不變,那麼識性就恒常存在。既然眼識是從色塵生的,應不能識知虛空的所在。假若是兼有二種,是由眼根與色塵共同所生成的,那麼眼根與色塵和合時,則於眼識中兩者是分離的,眼根與色塵分離時,則於眼識中兩者是和合的,像這樣體相物性兩者間雜混亂,又怎麼能成立界限範圍呢?所以應當知道眼根、色塵緣合生眼識界這三處都空無所有,所以眼根、色塵及眼識界這三者的根本,非因緣和合的,也非無因自然存在的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又汝所明,耳聲為緣生於耳識。此識為復因耳所生,以耳為界?因聲所生,以聲為界?
「阿難!若因耳生,動靜二相既不現前,根不成知,必無所知;知尚無成,識何形貌?若取耳聞,無動靜故,聞無所成。云何耳形雜色觸塵,名為識界,則耳識界復從誰立?若生於聲,識因聲有,則不關聞,無聞則亡聲相所在;識從聲生,許聲因聞而有聲相,聞應聞識不聞非界,聞則同聲,識已被聞誰知聞識,若無知者終如草木。不應聲聞雜成中界,界無中位,則內外相復從何成?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,三處都無,則耳與聲及聲界三,本非因緣、非自然性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。又如你所明白了知的,耳根與聲響互相為緣,生於耳識。那麼這耳識是緣著耳根所生的,以耳根為界呢?還是緣聲響所生,以聲響為界?
阿難。假若是緣著耳根生,動的聲響、靜聲響這二種相,既然都不能在現前顯現,耳根不能形成覺知,必定無所覺知,覺知都不能形成了,那耳識又是什麼形貌呢?假若是取耳根聞性 ,為耳識生起之處,因為沒有動的聲響、靜聲響這二種相的緣故,聞識也無法形成。為何耳的形相,間雜著色塵、觸塵,取名為識界。那麼這個耳識界,又依從甚麼來建立的呢?假若耳識生於聲響,耳識是因聲塵而有的,那麼就與聞性無關,沒有聞性就亡失聲相的所在。假若耳識從聲響生,既然允許說聲響因聞性而有聲相,那麼聞性應該聽聞得到耳識,不能聽聞得到就不是界。若是聽聞得到耳識,耳識就同聲響一樣。耳識已經被聽聞到了,又有誰能分別聞性跟耳識呢。若是不能分別識知聞性跟耳識,那麼聞性跟耳識終究如同草木一樣。不應該與聲響、聞性間雜形成界的中間部位。界沒有了中間的部位,那麼界的內外相,又如何而能成立。應當知道,耳根、聲響緣合而生耳識界,這三處都是空無所有。所以耳根、聲塵以及聲界這三者的根本,並非因緣和合的,也非無因自然存在的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又汝所明,鼻香為緣生於鼻識。此識為復因鼻所生,以鼻為界?因香所生,以香為界?
「阿難!若因鼻生,則汝心中以何為鼻?為取肉形雙爪之相?為取嗅知動搖之性?若取肉形,肉質乃身,身知即觸,名身非鼻,名觸即塵,鼻尚無名云何立界?若取嗅知,又汝心中以何為知?以肉為知,則肉之知元觸非鼻;以空為知,空則自知肉應非覺,如是則應虛空是汝,汝身非知,今日阿難應無所在;以香為知,知自屬香,何預於汝?若香臭氣必生汝鼻,則彼香臭二種流氣,不生伊蘭及栴檀木,二物不來,汝自嗅鼻為香為臭。臭則非香,香應非臭,若香臭二俱能聞者,則汝一人應有兩鼻,對我問道有二阿難,誰為汝體?若鼻是一,香臭無二,臭既為香香復成臭,二性不有,界從誰立?若因香生識因香有,如眼有見不能觀眼,因香有故應不知香,知[4]則非生,不知非識。香非知有,香界不成;識不知香,因界則非從香建立,既無中間不成內外,彼諸聞性畢竟虛妄。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,三處都無,則鼻與香及香界三,本非因緣、非自然性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。又如你所明白了知的,鼻根香塵互相緣和,生於鼻識。那麼這個鼻識是緣著鼻根所生,以鼻根為界。還是緣著香塵所生,以香塵為界呢?
阿難。假若是緣著鼻根生,那麼你的心中,是以哪一個為鼻呢?是取肉質所成而形狀像兩支爪子的鼻子形相或是取嗅知動搖性為鼻?假若是取肉質鼻子的形狀為鼻,肉質鼻子乃色身的一部分,色身有覺知就是觸,名為身觸並非鼻 ,取名觸(觸塵:六塵之一。身根所對之境為觸,堅濕等是也。此境能眩惑人之識情而污真性,故斥之云塵。)即是觸塵(:指不淨和能污濁人們真性的一切事物,如四塵五塵六塵等是。)既然鼻連名字都沒有,如何成立界呢?若是取嗅知動搖性為鼻,那麼你的心中,又以哪一個為能嗅知的性呢?若是以肌肉為能嗅知的性,則肌肉的覺知,原本就是觸識而非鼻識如果以虛空為能嗅知的性,虛空則能自己嗅知,肌肉應該沒有覺知。如果是這樣那麼虛空應該是你,你的色身並沒有覺知。今日的阿難,你應該不存在。如果以香塵為能嗅知的性,能嗅知的性自應屬於香塵,與你又有什麼干涉。假若香臭氣,必定生在你的鼻根,那麼那香臭二種流動的氣,就不是由伊蘭及栴檀木生。那麼當這兩種物體不在時,你自己嗅聞你的鼻子,是香的還是臭的呢?如果是臭的就不是香的,如果是香的就不是臭的。若是香、臭二個氣味同時都能聞到的話,那麼你一個人,應該有兩個鼻子。面對著我問道的,就有二個阿難,那麼哪一個是你的身體呢? 若鼻子只有一個,香臭也不是二個氣味,臭既然為香,香也變成臭。二體性都不存在,界要從哪個來成立呢?若鼻識是緣著香塵所生,鼻識因香塵而有。就如同因眼而有見性,但是眼卻不能看到眼本身的道理一樣。若是因香塵而有鼻識的緣故,應不能覺知香味。若能覺知香味,就不是由香塵生鼻識。不能覺知香味,就不是能識知的體性。香塵不是緣著鼻識有,香界就不成立。鼻識不能識知香味,因界不是從香塵建立的。既然沒有了中間的部位,就不能成立內外,那些所有一切嗅聞的體性,畢竟如同虛空一樣。所以應當要知道,鼻根香塵互相緣合生鼻識界,這三處都是空無所有。所以鼻根、與香塵以及香塵界這三者的根本,並非因緣和合,也非無因自然存在的。

: 【如來藏】【真如】 【十八界】
【如來藏】
謂一切眾生煩惱心中,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漏清淨之業。如石中有金,木中有火,故云垢藏之中,佛性滿足,是名如來藏。如來藏恆常安住微妙不可思議智慧光明,如如不動,周遍圓滿,微妙不可思議真如性。
【真如】
「真謂真實,顯非虛妄。如謂如常,表無變易。謂此真實於一切法,常如其性,故曰真如。」或云自性清淨心,佛性,法身,如來藏,實相,法界,法性,圓成實性,皆同體異名也。)
【十八界】
﹝出法界次第﹞
  界即界分,謂眾生心、色俱迷,故開色為十界,開心為八界;令其觀此色、心二法,皆從虛妄因緣而生,起惑造業,輪轉生死。若達此妄源無有實體,絕名離相,則不為惑染所迷也。(開色為十界者,謂眼耳鼻舌身五根,色聲香味觸五塵,皆屬於色,故開之為十也。開心為八界者,謂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,及意根、法塵,皆屬於心,故開之為八也。)
  〔一、眼界〕,謂能見之根,名為眼界。
  〔二、耳界〕,謂能聞之根,名為耳界。
  〔三、鼻界〕,謂能嗅之根,名為鼻界。
  〔四、舌界〕,謂能嘗味之根,名為舌界。
  〔五、身界〕,謂能覺觸之根,名為身界。
  〔六、意界〕,謂能覺知之根,名為意界。
  〔七、色界〕,謂眼所見一切色境,名為色界。
  〔八、聲界〕,謂耳所聞一切音聲,名為聲界。
  〔九、香界〕,謂鼻所嗅一切香氣,名為香界。
  〔十、味界〕,謂舌所嘗一切諸味,名為味界。
  〔十一、觸界〕,觸即觸著,謂身所覺冷煖細滑等觸,名為觸界。
  〔十二、法界〕,謂意所知一切諸法,名為法界。
  〔十三、眼識界〕,謂識依眼根而能見色,名眼識界。
  〔十四、耳識界〕,謂識依耳根能聞諸聲,名耳識界。
  〔十五、鼻識界〕,謂識依鼻根能嗅諸香,名鼻識界。
  〔十六、舌識界〕,謂識依舌根能嘗諸味,名舌識界。
  〔十七、身識界〕,謂識依身根能覺諸觸,名身識界。
  〔十八、意識界〕,謂識依意根而能分別一切法相,名意識界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又汝所明,舌味為緣生於舌識。此識為復因舌所生,以舌為界?因味所生,以味為界?
「阿難!若因舌生,則諸世間甘蔗、烏梅、黃連、石鹽、細辛、薑桂都無有味。汝自嘗舌為甜為苦?若舌性苦,誰來嘗舌?舌不自嘗,孰為知覺?舌性非苦,味自不生,云何立界?若因味生,識自為味,同於舌根應不自嘗,云何識知是味非味?又一切味非一物生,味既多生識應多體,識體若一體必味生。鹹淡甘辛和合俱生,諸變異相同為一味應無分別,分別既無則不名識,云何復名舌味識界?不應虛空生汝心識。舌味和合,即於是中元無自性,云何界生?是故當知舌味為緣生舌識界,三處都無,則舌與味及舌界三,本非因緣、非自然性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。又如你所明白的,舌根與味塵相互為緣,生於舌識。這個舌識是緣著舌所生,以舌根為界。還是緣著味塵所生,以味塵為界呢?
阿難假若舌識是因舌而生的,那麼所有一切世間的甘蔗、烏梅、黃連、石鹽、細辛、薑、桂、等等物品都是沒有滋味的。那麼你自己嘗自己的舌頭看看,是甜的還是苦的呢?如果舌根的體性是苦的,那由誰來品嘗舌頭呢。舌頭不能自己品嘗自己,那麼由誰來知覺味道呢。舌根的體性不是苦味,味塵自不能生成,如何能成立界呢? 假若舌識是因味塵所生,舌識自己就是味塵,與舌根相同,應不能自己品嘗自己,如何能辨識,覺知是味塵或非味塵。又一切的味塵,並非一個物體所生。味塵既然是多種物體所生,舌識應該是有許多個本體。如果舌識的本體只有一個,這個本體又必定由味塵所生。那麼鹹淡甘辛等味道,和合一起生成,所有不同味道的體相,都變成同一味道,應該無法分別。既然無法分別辨識,那就不能名叫識,為何又取名為舌味識界呢?不應該是由虛空,生出你的心識來。舌根味塵和合,在這中間原本就沒有自性(諸法各自有不變不改之性,是名自性)為什麼界能夠生成呢?應當知道,舌根與味塵相互緣合生舌識界這三處都空無所有。所以舌根、味塵以及舌界這三者的根本,並非因緣和合,也非無因自然存在的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又汝所明,身觸為緣生於身識。此識為復因身所生,以身為界?因觸所生,以觸為界?
「阿難!若因身生必無合離,二覺觀緣身何所識。若因觸生必無汝身,誰有非身知合離者?阿難!物不觸知,身知有觸;知身即觸,知觸即身。即觸非身,即身非觸,身觸二相元無處所,合身即為身自體性,離身即是虛空等相,內外不成中云何立?中不復立內外性空,即汝識生從誰立界?是故當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,三處都無,則身與觸及身界三,本非因緣、非自然性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。又如你所明白的,身根與觸塵(觸塵:六塵之一。身根所對之境為觸,堅濕等是也。此境能眩惑人之識情而污真性,故斥之云塵。)相互為緣,生於身識。這身識是因身根所生成,以身為界。還是因觸塵所生成,以觸塵為界。
阿難。假若是因身根生成,必定沒有合離這兩種覺觀可緣,那麼身根如何能識知。假若這身識是因觸塵所生成,那麼必定沒有你的身根存在,有誰沒有身體而能覺知和合分離的。阿難。物體不因觸而生覺知,人的身體能覺知有觸。覺知身根就是觸,能覺知觸的是身識。觸塵並非身根,身根也並非是觸塵。身根與觸塵這兩個相,原本就沒有處所。身識如果和合身根就是身根自己的體性。離開身根就是虛空等一切相了。內部外部都不能成立了,中間部位怎能成立?中間部位既然不能成立,內部外部的體性都是空無所有,則那麼你的身識生起後,又依從誰來成立界。應當知道,身根與觸塵相互緣合生成身識界這三處都空無所有。所以身根與觸塵,及身界這三者的根本,非因緣和合的,也非無因自然存在的。

(原經文)
阿難!又汝所明,意法為緣生於意識。此識為復因意所生,以意為界?因法所生,以法為界?
「阿難!若因意生,於汝意中必有所思,發明汝意。若無前法,意無所生,離緣無形,識將何用?又汝識心與諸思量,兼了別性,為同為異?同意即意,云何所生?異意不同,應無所識。若無所識,云何意生?若有所識,云何識意?唯同與異,二性無成,界云何立?若因法生,世間諸法不離五塵。汝觀色法,及諸聲法、香法、味法,及與觸法,相狀分明以對五根,非意所攝。汝識決定依於法生,汝今諦觀法法何狀?若離色空、動靜、通塞、合離、生滅,越此諸相終無所得。生則色空諸法等生,滅則色空諸法等滅,所因既無,因生有識作何形相?相狀不有界云何生?是故當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,三處都無,則意與法及意界三,本非因緣、非自然性。」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,又如你所明白的,意根法塵相互為緣,生於意識。這意識是因意根所生成,以意根為界,還是因法塵所生成,以法塵為界呢?阿難,假若是因意根所生成的,那麼你的意根中,必定有所思惟的對象,來啟發闡明你的意思。但是如果沒有先前的法塵存在,意根中無有所生的物相。離開所緣的法塵無有形相,這個識性又有何作用?又你的意識心,與所有一切的思慮量度,及能了別的體性,是相同還是相異呢?如果相同那些體性本身也就是意識了,為何還說是由其所生的呢? 如果跟意識心不相同,應該沒有所識知的對象。如果沒有所識知的對象,為何說意識能生成。若有所識知的對象,為何能識知意識。連相同與相異,這兩個體性都無法成立,界又如何能成立呢? 假若意識心是因法所生成,世間所有一切的法,不能離開五塵(色聲香味觸之五境也。此五者,能染污真性,故名五塵)而存在。你觀察色法,及所有的聲法,香法味法,以及觸法,各個相狀清楚明白,用來對應於五根 (1.指眼等之五根,眼根能生眼識,耳根能生耳識,鼻根能生鼻識,舌根能生舌識,身根能生身識。2.信根、進根、念根、定根、慧根、因此五法是生聖道的根本,故名五根),並非意根所含攝的對象,如果說你的意識,必定是依於法塵生成。現在你專心一意的觀察,所有一切的法是什麼相狀呢?若是離開了色空,動靜通塞,合離生滅等等相狀,超出這些相狀之外,終究是空無所有的。意識心生則色法空法所有一切法一同生起。意識心滅去,則色法、空法所有一切法,一同滅去。所緣的對象,既然空無所有,緣著生相而有的意識,又是什麼形相呢?意識的相狀不存在,界又依從什麼生起呢?應當知道,意根法塵相互緣合生成意識界這三處都空無所有。所以意根、法塵以及意識界這三者的根本,非因緣和合的,也非無因自然存在的。

(原經文)
阿難白佛言:「世尊!如來常說和合因緣,一切世間種種變化,皆因四大和合發明。云何如來因緣、自然二俱排擯?我今不知斯義所屬,惟垂哀愍,開示眾生中道了義無戲論法。」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向佛說道:世尊。如來常常宣說因緣和合的法義,一切世間種種的變化,都是因為地水火風四大(地水火風也。此四者廣大,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(物質),故名四大)和合發明使然。因緣這麼清楚,為何如來,要將這兩者都排斥擯棄。我現在不知道,這個義理的歸趣。但願世尊能垂憐示現慈哀憐愍,開示眾生,中道透徹究竟,沒有戲論的法義。

(原經文)
爾時,世尊告阿難言:「汝先厭離聲聞、緣覺諸小乘法,發心勤求無上菩提,故我今時為汝開示第一義諦。如何復將世間戲論、妄想因緣而自纏繞?汝雖多聞如說藥人,真藥現前不能分別,如來說為真可憐愍。汝今諦聽,吾當為汝分別開示,亦令當來修大乘者通達實相。」阿難默然,承佛聖旨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那個時候世尊,告訴阿難說道:你先前厭棄離開了聲聞、緣覺,所修學這些小乘法門,發心勤求無上正等正覺。因為這個緣故,我現在,為你開示第一義諦深奧微妙的法義。但你為何又將這些世間的戲論,妄想因緣,拿來纏縛自己。你雖然樂誦經典,多聞廣記,但就如同解說藥名的人,真正的藥出現在你眼前,你卻不能分辨出來。這就是如來所說的真可憐愍者。你現在專心一意的聆聽,我即當為你,分別開示這些法義,也使以後來修持大乘佛法的人,能貫通了達實相。阿難,安靜沉默的,來聽聞承受,世尊宣說聖人法旨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如汝所言,四大和合,發明世間種種變化。阿難!若彼大性體非和合,則不能與諸大雜和,猶如虛空不和諸色;若和合者,同於變化,始終相成生滅相續,生死死生生生死死,如旋火輪未有休息。阿難!如水成氷氷還成水。汝觀地性,麁為大地細為微塵,至隣虛塵析彼極微,色邊際相七分所成,更析隣虛即實空性。阿難!若此隣虛析成虛空,當知虛空出生色相。汝今問言:『由和合故,出生世間諸變化相。』汝且觀此一隣虛塵,用幾虛空和合而有?不應隣虛合成隣虛。又隣虛塵析入空者,用幾色相合成虛空?若色合時,合色非空;若空合時,合空非色。色猶可析,空云何合?汝元不知如來藏中,性色真空性空真色,清淨本然周遍法界;隨眾生心應所知量,循業發現。世間無知,惑為因緣及自然性,皆是識心分別計度,但有言說,都無實義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,如同你所說的,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因緣和合,而發明產生世間種種的變化。阿難。假若那四大的性體,沒有和合性,那就不能與其他的諸大間雜和合。就如同虛空,不和一切色相和合。假若虛空和一切色相和合的話,將會隨同一切色相的變化而變化。起始與終結相輔相成,生滅相續不斷。生了死去死了又生,生了又生死了又死,就如同旋轉火輪一樣,旋轉不停,沒有休止停息的時候。
阿難,如同水凍結成冰,冰解凍後還原成為水。你觀看地大,粗糙的結構體是為大地,微細的粒子是為微塵。微細到鄰虛塵那麼的細微,我們剖析極微細色質的邊際體相,一個極微塵粒子,由七方分鄰虛塵所構成。再剖析鄰虛塵,到最後實際上是虛空體性。
阿難,假若這個鄰虛塵,可以剖析成虛空,由此應當可以知道,是由虛空生出色相的。你現在問我說,由於因緣和合的緣故,出生世間一切境相的變化。你暫且觀察一個鄰虛塵,是用幾個虛空和合而有的呢?不應該說是由鄰虛塵合成鄰虛塵的。又如果可把鄰虛塵剖析到虛空,那麼是用幾個鄰虛塵的色相,合成虛空的呢?假若是由色塵和合成虛空的,那麼和合的色塵並非虛空。假若是由虛空和合成虛空的,和合的虛空並非是色塵。若是色塵那麼色塵仍然還可再剖析,若是虛空那虛空是什麼和合呢?
阿難,你原本就不知道,如來藏性體中的色相,是真空相,真空相,才是如來藏性體中色相,的真實相,原本就清淨無有雜染,無量無邊的功德遍滿整個法界。隨著眾生心性之所趣,反應眾生心量所能識知的部份,並隨著業緣成熟,而發明顯現各種色相。世間眾生,無法了知這個道理,將如來藏體性,誤認為是因緣和合,及無因自然存在的,這都是因為眾生以意識心,對於目前尚未顯現見到的事,妄自計較量度,起分別心所導致的結果。這些說法都只是一些言語說辭,沒有一點真實義理存在。

:【中道】【了義】【戲論】【小乘】【大乘】【第一義諦】【實相】【鄰虛】

【周遍法界】
【中道】
不偏於空,也不偏於有,非空非有,亦空亦有,不落二邊,圓融無礙,謂之中道。法相以唯識為中道,三論以八不為中道,天台以實相為中道,華嚴以法界為中道。
【了義】 
(術語)對於不了義而言。顯了分明說示究竟之實義,謂之了義。未了未盡之說,謂之不了義。了義不了義者,方便(不了義)、真實(了義)之異名也。 說理非常透徹究竟的意思。
【戲論】
 (術語)非理之言論。無義之言論。又不問理非理,總斥一切之言論。與俗所謂滑稽,冗談等同。大日經疏十九曰:「戲論者,如世戲人以散亂心動作種種身口,但悅前人而無實義。今妄見者所作者亦同於此,故名戲論也。」大乘玄論二曰:「戲論是借譬之名。(中略)於道無所剋獲,如小兒戲論為耳。
【小乘】 
(術語)梵名希那衍Hinaya%na%,對於大乘之稱。求佛果為大乘,求阿羅漢果辟支佛果為小乘。佛果者謂開一切種智,為盡未來際眾生化益之悟。阿羅漢果與辟支佛果,雖有淺深之別,然皆為灰身滅智歸於空寂涅槃之悟。乘者,運載之義,指使人乘之至其悟岸之教,以四諦為至阿羅漢果之教體,以十二因緣為至辟支佛果之教體。如此小乘有二道,故亦謂之二乘。又此二乘為佛成道後十二年間經律論三藏之所詮,故天台稱之為三藏教。佛滅後印度之小乘分總別二十之流派,來我國後,遂立宗名俱舍,成實,及律三者,即小乘也。是皆為佛隨他意之說法,姑以調熟下劣根性者也。法華經方便品曰:「佛自住大乘,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,以此度眾生,自證無上道大乘平等法,若以小乘乃至化一人我則墮慳貪。」法華經遊意下曰:「今以二義往收則事無不盡,一者赴小機說名曰小乘,二者赴大機說稱曰大乘。」
【大乘】
 梵語摩訶衍,華譯為大乘,即菩薩的法門,以救世利他為宗旨,最高的果位是佛果。大乘從凡夫修到成佛,立五十二個階位,即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。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發心住內,分開另立的,若將其縮入發心住內,則只有四十二位。其中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稱為三賢,僅算是資糧位,十位稱為十聖,才是修習位。論時間,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。
【第一義諦】
 二諦之一,又名真諦、聖諦、勝義諦、涅槃、真如、實相、中道、法界、真空等,是深妙的真理的意思。
【實相】
 (術語)實者,非虛妄之義,相者無相也。是指稱萬有本體之語。曰法性,曰真如,曰實相,其體同一也。就其為萬法體性之義言之,則為法性;就其體真實常住之義言之,則為真如;就此真實常住為萬法實相之義言之,則為實相。其他所謂一實,一如,一相,無相,法身,法證,法位,涅槃,無為,真諦,真性,真空,實性,實諦,實際,皆是實相之異名。又依名隨德用之三諦言之,則空諦為真如,假諦為實相,中諦為法界。法華說實相,華嚴說法界,解深密說真如或無為,般若說般若佛母,楞伽說如來藏,涅槃說佛性,阿含說涅槃。在華嚴之始教天台之通教已下者,不變之空真如為實相,在華嚴之終教已上,天台之別教已上者,不變隨緣之二相為實相。華嚴以隨緣之萬法為實相,天台真言以性具之諸法為實相,小乘以我空之涅槃,大乘以我法二空之涅槃為實相。
【鄰虛】
 (術語)又曰鄰虛塵。新譯曰極微。色法之最極少分,鄰似虛空者,此為色法之根本。勝論外道謂此鄰虛於三災劫末時亦不壞,分散於虛空而常住。佛教之小乘有部宗,雖立極微為實有。然以為因緣所作,業力盡,極微亦壞,故明為無常生滅。是內外道之區別也。楞嚴經三曰:「汝觀地性,麤為大地,細為微塵至鄰虛塵。」百論序疏曰:「外道計,鄰虛無十方分,圓而是常,(中略)毘曇明亦有鄰虛塵,無十方分,具二緣生,故是無常。一因緣,二增上緣。」止觀三曰:「如釋論解檀波羅蜜,破外道鄰虛云。此塵為有為無,若有極微色,則有十方分。若無極微色,則無十方分。」
【周遍法界】
 (術語)法之所在,名法界,法無盡,故法界亦無邊。法身之功德,及於無邊之法界,謂之周遍法界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火性無我,寄於諸緣。汝觀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時,手執陽燧日前求火。阿難!名和合者,如我與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為一眾,眾雖為一,詰其根本各各有身,皆有所生氏族名字,如舍利弗婆羅門種、優盧頻螺迦葉波種,乃至阿難瞿曇種姓。阿難!若此火性因和合有,彼手執鏡於日求火,此火為從鏡中而出?為從艾出?為於日來?阿難!若日來者,自能燒汝手中之艾,來處林木皆應受焚。若鏡中出,自能於鏡出然于艾,鏡何不鎔。紆汝手執尚無熱相,云何融泮。若生於艾,何藉日鏡、光明相接,然後火生。汝又諦觀鏡因手執、日從天來、艾本地生,火從何方遊歷於此?日鏡相遠非和非合,不應火光無從自有。汝猶不知如來藏中,性火真空性空真火,清淨本然周遍法界;隨眾生心應所知量。阿難當知!世人一處執鏡一處火生,遍法界執滿世間起,起遍世間寧有方所,循業發現。世間無知,惑為因緣及自然性,皆是識心分別計度,但有言說,都無實義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,火無自性,寄託於一切所緣的物體中。你觀察城中尚未吃食的人家,在要生火煮飯菜時,手拿著古人用來向日取火的銅製火鏡。在太陽下生火。阿難。名叫做和合的,就好像我與你以及這裡的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,現在集結成為一團群眾,群眾雖然成為一團,但是追究到他的根本,每個人各各有它的身體,也都有他所出生的氏族名字,比如舍利弗,婆羅門種。優樓頻螺,迦葉波種姓。甚至是阿難,及我瞿曇種姓等都有。阿難,假若這個火性,因和合而有,那個手拿著火鏡,在太陽下生火的比喻中,這個火是從鏡子中出來的? 還是從艾草中出來的? 或是從太陽中出來的呢?
阿難,假若是從太陽中出來的,自然能燃燒你手中的艾草,那麼所從來經過之處的林木,也都應該遭受到焚燒。假若是從鏡子中出來的,自然就能從鏡中出來燃燒艾草,如果是這樣,鏡子為何不被燒鎔掉呢?看你手拿的鏡子,一點都沒有燒熱的樣子,怎麼可能被燒融化呢?假若火是生於艾草,何必藉著日光鏡子互相結合,然後火才能生出。你再專心一意的觀察,鏡子是用手拿著的,太陽掛在天空中,艾草原本是生長在土地裡的,那火是從什麼地方,遊歷到這個地方呢?太陽與鏡子相隔非常的遠,並非和合在一起,不應該是這個火光,無所從來而自然生有的。
阿難,你仍然不知道,如來藏性體中的火相,是真空相,真空相,才是如來藏性體中火相,的真實相,如來藏性原本就清淨無有雜染,無量無邊的功德,遍滿整個法界。隨著眾生心性之所歸趣,反應眾生心量,所能識知的部份,並隨著業緣成熟,而發明顯現各種色相。世間眾生,無法了知這個道理,顛倒迷惑的,將如來藏體性,誤認為是因緣和合,及無因自然存在的,這都是因為眾生以意識心,對於目前尚未顯現見到的事,妄自揣測計較量度,起分別心所導致的結果。這些說法都只是一些言語說辭,沒有一點真實義理存在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水性不定,流息無恒。如室羅城迦毘羅仙、斫迦羅仙及鉢頭摩訶薩多等諸大幻師,求太陰精用和幻藥,是諸師等,於白月晝手執方諸承月中水。此水為復從珠中出?空中自有?為從月來?阿難!若從月來,尚能遠方令珠出水,所經林木皆應吐流。流,則何待方[1]珠所出;不流,明水非從月降。若從珠出,則此珠中常應流水,何待中宵承白月晝。若從空生,空性無邊水當無際,從人洎天皆同陷溺,云何復有水陸空行?汝更諦觀,月從天陟,珠因手持,承珠水盤本人敷設,水從何方流注於此?月珠相遠非和非合,不應水精無從自有。汝尚不知如來藏中,性水真空性空真水,清淨本然周遍法界;隨眾生心應所知量,一處執珠一處水出,遍法界執滿法界生,生滿世間寧有方所,循業發現。世間無知,惑為因緣及自然性,皆是識心分別計度,但有言說,都無實義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,水的體性不安定,流動或是停息沒有一定。譬如室羅城中,迦毗羅仙,斫迦羅仙,及砵頭摩,訶薩多諸大魔幻師等人,求取太陰()的精華用來和合幻藥。這些大魔幻師等人,在月明如白晝時,手拿著名叫方諸的水盤上面,放著明珠,來承接由月中出來的水,這個水是從珠中出,還是虛空中自己有的,或是從明月中來的呢?
阿難,假若這水是從明月中來,而且還能使遠方的珠出水,那麼所經過的林木,都應該流出水來。如果所經過的林木,都流出水來,怎麼可能到方諸水盤這裡,水才流出來呢?如果所經過的林木,都沒有流出水來,就可以明白水並非從明月中降下的。假若這水是從明珠出來的,那麼這個明珠中,應該恒常的流著水,何必等到午夜,再來承接明亮如白晝的明月中的水呢?假若這水是從虛空中生,虛空的體性無有邊際,這水也應當漫無邊際,從人到明月所寄洎的天空,都會被波滔所淹溺。哪裡還會有水、陸、空、行這些境相呢?
你更應該專心一意的觀察,明月高掛在天際。明珠被手拿著,承放明珠的水盤,原本是人為鋪排設置的,那麼這個水,是從什麼地方,流注到這個地方的呢?明月與明珠相隔非常的遠,並非和合在一起,不應該是這個水精,無所從來而自然生有的。
阿難,你仍然不知道,如來藏性體中的水相,是真空相,真空相,才是如來藏性體中水相,的真實相,如來藏性原本就清淨,無有雜染,無量無邊的功德,遍滿整個法界。隨著眾生心性之所趣向,反應眾生心量,所能識知的部份,只要有一處執持著明珠,就有一處的水流出。遍滿十方法界執著明珠,則就有遍滿法界的生出水來。生出的水,將遍滿瀰漫整個世間,哪有一個固定的方向和處所,只是隨著業緣成熟,而發明顯現各種境相。世間眾生無法了知這個道理,顛倒迷惑的,將如來藏體性,誤認為是因緣和合,及無因自然存在的,這都是因為眾生以意識心,對於目前尚未顯現見到的事,妄自計較量度,起分別心所導致的結果。這些說法,都只是一些言語說辭,沒有一點真實義理存在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風性無體,動靜不常。汝常整衣入於大眾,僧伽梨角動及傍人,則有微風拂彼人面。此風為復出袈裟角?發於虛空?生彼人面?阿難!此風若復出袈裟角,汝乃披風,其衣飛搖應離汝體;我今說法,會中垂衣,汝看我衣風何所在?不應衣中有藏風地。若生虛空,汝衣不動,何因無拂?空性常住,風應常生;若無風時,虛空當滅。滅風可見,滅空何狀?若有生滅,不名虛空;名為虛空,云何風出?若風自生彼拂之面,從彼面生當應拂汝,自汝整衣云何倒拂?汝審諦觀,整衣在汝,面屬彼人,虛空寂然不參流動,風自誰方鼓動來此?風空性隔非和非合,不應風性無從自有。汝宛不知如來藏中,性風真空性空真風,清淨本然周遍法界;隨眾生心應所知量。阿難!如汝一人微動服衣有微風出,遍法界拂滿國土生,周遍世間寧有方所,循業發現。世間無知,惑為因緣及自然性,皆是識心分別計度,但有言說,都無實義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,風性並沒有固定的體相,是動相或是靜相並不恆常一定。你在平常的時候整理穿著僧伽梨(中著衣)進入到大眾中去,如果你所穿的僧伽梨的衣角,飄拂到傍邊的人,則有微風拂過那個人的臉。這個風是從僧伽梨衣角中出來的,還是從虛空中發出來的,或是由那個被拂過人,的臉上所生的呢?
阿難,這微風,若是從僧伽梨的衣角中,所出來的,那麼你所披的,是微風而不是僧伽梨,這件衣服飛騰飄搖,應該會飛離你的身體。我現在在說法的會中由上披掛下來的衣服。你看看我的衣服,風藏在什麼地方呢?不應該在衣服中,有藏風的地方。假若這風是從虛空所生,那麼你的衣服靜止不動時,是什麼原因,使你的衣服,沒有被風拂動呢?虛空的體性是恒常安住的,既然風是從虛空所生,那麼風應當恒常生起。假若是沒有風時,虛空應當滅去。風息滅停止的相狀可以觀見,虛空滅去了以後,又成什麼相狀呢?假若是有生、滅相狀的,就不應取名叫做虛空。既然是取名為虛空,為何從裡面,還會有風生出來呢?假若風是從那個被衣角拂到的人,的臉所生,既然風從那個被衣角拂到的臉所生,也應當吹拂到你。你自己整裝穿衣,為何反倒沒被風拂到呢?你審慎專心仔細的觀察,整理衣裝的是你自己,那個被衣角拂到的臉,屬於另外那個人,虛空寂靜安然,不曾經流動過,那麼風是從什麼地方,鼓吹運動到這個地方來的呢?風與虛空的體性互相隔闔,並非和合性,不應該風性,無所從來而自然生有。
阿難,你仍然不能了知,如來藏性體中的風相,是真空相,真空相,才是如來藏性體中風相,的真實相,如來藏性原本就清淨無有雜染,無量無邊的功德,遍滿整個法界。隨著眾生心性所趣向,反應眾生所能識知的部份,阿難,譬如你一個人微微搖動衣服,有微風生出來,遍滿法界的吹拂,遍滿國土的生起,風周延遍滿世間,哪裡知道,是什麼方位,什麼處所呢?只是隨著眾生業緣成熟,而發明顯現。世間眾生,無法了知這個道理,顛倒迷惑的,將如來藏性誤認為是因緣和合,及無因自然存在的,這都是因為眾生以意識心,對於目前尚未顯現見到的事,妄自計較量度,起分別心所導致的結果。這些說法都只是一些言語說辭,沒有一點真實義理存在。

註:【三衣】
【三衣】
 安陀會、鬱多羅僧、僧伽黎。安陀會華譯為中著衣,五條製成;是平常起臥時著的;鬱多羅僧華譯為上衣,七條製成,是作法事入眾時所披的;僧伽黎華譯為眾聚時衣,又稱為大衣,由九條至二十五條製成,是做大法會,或是見國家元首重臣時所穿的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空性無形,因色顯發。如室羅城去河遙處,諸剎利種及婆羅門、毘舍、首陀兼頗羅墮、旃陀羅等,新立安居鑿井求水,出土一尺於中則有一尺虛空,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間還得一丈虛空,空虛淺深隨出多少。此空為當因土所出?因鑿所有?無因自生?阿難!若復此空無因自生,未鑿土前何不無礙,唯見大地逈無通達?若因土出,則土出時應見空入,若土先出無空入者,云何虛空因土而出?若無出入,則應空土元無異因,無異則同,則土出時空何不出?若因鑿出,則鑿出空,應非出土?不因鑿出,鑿自出土,云何見空?汝更審諦諦審諦觀,鑿從人手隨方運轉,土因地移,如是虛空因何所出?鑿空虛實不相為用、非和非合,不應虛空無從自出。若此虛空,性圓周遍本不動搖,當知現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性真圓融,皆如來藏本無生滅。阿難!汝心昏迷,不悟四大元如來藏,當觀虛空為出為入,為非出入。汝全不知如來藏中,性覺真空性空真覺,清淨本然周遍法界,隨眾生心應所知量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。虛空的體性無有形相,虛空相,是因各種色相,才能顯發出來。譬如室羅城裡,離河很遙遠的地方,所有的剎利(田主,或王種)種,及婆羅門(奉事大梵天王而修淨行的種族),毗舍(商賈種)首陀(農人種)兼頗羅墮(翻為利根仙人,六姓婆羅門中一姓也。又翻為辯才,又翻為滿,滿正也。),旃陀羅(譯曰屠者,嚴熾,執暴惡人,下姓等。在四姓之外。以屠殺為業者)等人,新建立居所安住,鑿井求取泉水。挖出泥土一尺深,在其中就有一尺深虛空。如果是挖出泥土一丈深,在其中間,還是可得有一丈深的虛空。虛空的淺深,是隨著挖出泥土多少而變,這個虛空是由土所出來的,還是因挖掘而有的,或是沒有因緣自己生成的呢?阿難。假若是這個虛空,是無因自生的,那麼沒有挖土之前,為何不能暢通無有質礙,唯有看見大地,但是四面八方都不是通透暢達。假若虛空是由土出來的,那麼在泥土被挖掘出來時,應該看見虛空進入。若是泥土先被挖掘出來而沒有虛空進入者,為什麼說虛空是由土出來的呢?如果是沒有出入,那麼應該是,虛空與泥土原本就沒有,不一樣的成因。沒有不一樣,就是虛空與泥土相同,那麼泥土被挖掘出來時,虛空為何沒有同時被挖出來。假若虛空是由挖掘出來的,那麼挖掘出來的應該是虛空,而不是泥土。虛空如果不是因挖掘出來的,挖掘自應是挖掘出泥土來,為何又看見虛空。
你再更加專心一意,仔細專注的觀察,挖掘是由人的手來動作,隨著方位的變動,來運動旋轉挖掘泥土,隨著挖掘移開土地,產生了虛空的,那麼這個虛空,是由什麼所出來的呢?挖掘虛空,虛相實相並無作用,沒有和的作用,也沒有合的作用,不應該這虛空,無所從來而自己跑出來。假若這個虛空,體性圓滿相融無礙,周密遍滿一切處,元本都不動搖。應當知道,虛空加上顯現在目前的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,取名五大。這五大的體性,真實圓融,都是如來藏體性,原本就無有生滅。阿難,你的心昏悶迷亂,不能了悟,四大原本是如來藏。應當觀察虛空,是出還是入,或是非出、非入。阿難你完全不知道,如來藏中,覺性真實空相,性體真空,真實明覺,如來藏性,原本就清淨無有雜染,無量無邊的功德,遍滿整個法界。隨著眾生心性之所歸趣,反應眾生心量,所能識知的部份。
阿難,譬如只要有一個井的空間,虛空就會遍滿一井。東西南北,東南西南,東北西北四維上下十方的虛空,也是這樣。虛空圓滿相融無礙,遍滿十方,哪有固定的方位處所,只是隨著業緣成熟,而發明顯現。世間眾生,無法了知這個道理,顛倒迷惑的將如來藏性,誤認為是因緣和合,及無因自然存在的,這都是因為眾生以意識心,對於目前尚未顯現見到的事,妄自揣測計較量度,起分別心所導致的結果。這些說法都只是一些言語說辭,沒有一點真實義理存在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見覺無知,因色空有。如汝今者在祇陀林,朝明夕昏;設居中宵,白月則光黑月便暗,則明暗等因見分析。此見為復與明暗相并太虛空,為同一體、為非一體?或同、非同?或異、非異?阿難!此見若復與明與暗及與虛空元一體者,則明與暗二體相亡。暗時無明,明時非暗,若與暗一,明則見亡;必一於明,暗時當滅,滅則云何見明見暗?若暗明殊,見無生滅,一云何成?若此見精與暗與明非一體者,汝離明暗及與虛空,分析見元作何形相?離明離暗及離虛空,是見元同龜毛兔角。明暗虛空三事俱異,從何立見?明暗相背,云何或同?離三元無,云何或異?分空分見本無邊畔,云何非同?見暗見明性非遷改,云何非異?汝更細審、微細審、詳審、諦審,觀明從太陽、暗隨黑月、通屬虛空、擁歸大地,如是見精因何所出?見覺空頑非和非合,不應見精無從自出。若見聞知,性圓周遍本不動搖,當知無邊不動虛空并其動搖,地水火風均名六大性真圓融,皆如來藏本無生滅。阿難!汝性沈淪,不悟汝之見聞覺知本如來藏,汝當觀此見聞覺知,為生為滅?為同為異?為非生滅?為非同異?汝曾不知如來藏中,性見覺明覺精明見,清淨本然周遍法界,隨眾生心應所知量。如一見根見周法界,聽嗅嘗觸覺觸覺知,妙德瑩然遍周法界,圓滿十虛寧有方所,循業發現。世間無知,惑為因緣及自然性,皆是識心分別計度,但有言說,都無實義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,見性覺心無有覺知,緣著色空二塵而有。譬如你現在在祇陀林裡,早晨明亮傍晚昏暗。假設到了午夜,月明的時候就光亮,月黑的時候就昏暗。明暗等二個相,是因為,見精分析才能覺知,那麼這個見精與明暗二相,及浩浩宇宙之虛空,三者是為同一體,或是非同一體,或相同或非相同,或相異或非相異呢?
阿難,這個見精,若是與明暗二相及虛空,元本就是一體的。那明與暗,二個體相互銷亡,黑暗時無光明,光明時無黑暗,若是與黑暗是一體的,光明時見精就銷亡。如果是與光明為一體的,黑暗時見精就當然滅去。見精滅去,那怎麼還能看見光明,或看見黑暗呢?假若明相、暗相體性各自不同,見精無有生滅,說是一體就不能成立。若是這個見精,與暗相與明相,並非是一體的。你離開明、暗相及虛空這三者,而來分析見精本元,是什麼形相的。離開明相、暗相以及離虛空三者,那麼這個見精,就如同烏龜的毛、兔子的角一樣,原本就不存在。假定明、暗、虛空這三者,完全相異,那要從什麼地方,來覺知明相與暗相完全相反的性質呢?又或如何來說,它們是相同的呢?離開這三者元本就空無所有,又如何來說明,它們是相異的呢?分析虛空分析見性,到最後,會發現這兩者,本就沒有邊際,又如何說明,其相的不相同?看見暗相、明相,見性並無遷移改變,又如何說明,這兩者不是相異的呢?阿難,你再仔細審察,更微細的審視,專心一意的觀察,明亮是從太陽而有,昏暗是隨黑暗的月而來的,通透是屬於虛空的體性,壅塞不通透,歸屬大地的體性,像這樣來觀察分析,那麼這個見精,是緣著什麼而出來的呢?見精覺性性體空無所有,並非和合所成, 不應該這個見精,是無所從者而自己生出來的。如此這個見、聞、覺、知體性,虛空圓滿相融無礙,周密遍滿一切處,本就不動搖。應當知道,無量無邊不動的空大,合併動搖體性,以及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,一同取名叫六大。這六大體性真實圓滿,都是如來藏,本就沒有生滅的體性。
阿難,你的心性昏沉淪墮,不能了悟你見、聞、覺、知的體性,本來就是如來藏。你應當觀察,這些見聞覺知的體性,是生還是滅,是相同還是相異。或是非生滅性,或是非相同非相異性。你竟然不能了知,如來藏中,真如自性靈明覺知,清淨光明能現萬物,原本清淨無有塵垢雜染,無量無邊的功德,遍滿整個法界。隨著眾生心性之所歸趣,反應眾生心量,所能識知的部份。譬如一眼根的見性,周密遍滿整個法界。聽、嗅、嘗、觸、覺觸、覺知等等體性,也是這樣,具足微妙不可思議的功德,透明瑩潤光潔,周密遍滿整個法界。圓圓滿滿,遍及十方虛空。哪有固定的方位和處所,只是隨著業緣成熟,而發明顯現,世間眾生,無法了知這個道理,顛倒迷惑的將如來藏性,誤認為是因緣和合,及無因自然存在的,這都是因為眾生以意識心,對於目前尚未顯現見到的事,而妄自計較量度,起分別心所導致的結果。這些說法都只是一些言語說辭,沒有一點真實義理存在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識性無源,因於六種根塵妄出。汝今遍觀此會聖眾,用目循歷,其目周視但如鏡中,無別分析,汝識於中次第標指,此是文殊、此富樓那、此目乾連、此須菩提、此舍利弗。此識了知為生於見?為生於相?為生虛空?為無所因突然而出?阿難!若汝識性生於見中,如無明暗及與色空,四種必無元無汝見,見性尚無從何發識?若汝識性生於相中,不從見生,既不見明亦不見暗,明暗不矚即無色空,彼相尚無識從何發?若生於空,非相非見,非見無辯,自不能知明暗色空,非相滅緣,見聞覺知無處安立;處此二非,空非同無,有非同物,縱發汝識欲何分別?若無所因突然而出,何不日中別識明月。汝更細、詳、微細詳審,見託汝睛,相推前境,可狀成有,不相成無,如是識緣因何所出?識動見澄非和非合,聞聽覺知亦復如是,不應識緣無從自出。若此識心本無所從,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,兼彼虛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,皆如來藏本無生滅。阿難!汝心麁浮,不悟見聞發明了知本如來藏。汝應觀此六處識心,為同為異?為空為有?為非同異?為非空有?汝元不知如來藏中,性識明知覺明真識,妙覺湛然遍周法界,含吐十虛寧有方所,循業發現。世間無知,惑為因緣及自然性,皆是識心分別計度,但有言說,都無實義。」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,識性並無源頭,緣著六根、六塵虛妄生出。你現在觀看這個法會裡全部的聖賢與眾生,用你的眼睛,循序一一的去觀看,你的眼目周遍完整無漏的看視,就如同觀看鏡中的影像一樣,對於一切所觀看的對象,無有分別的分辨剖析。你的識性,在這中間,順著次第標定、指認、辨明,這個是文殊,這個是富樓那,這個是目犍連,這個是須菩提,這個是舍利弗,這個識性,都能了然知曉分辨清楚。這個識性是生於見性,還是生於色相,是生於虛空,還是無有所緣的,突然的生出。
阿難,假若你的識性,是生於見性當中,如果沒有明暗以及色、空四相,四大種必定空無所見,原本就沒有你的見性,見性都沒有了,從什麼地方發起識性呢?假若你的識性,生於色相當中,不是從見性中生起,既看不見光明,也看不見黑暗,明暗都不能看見,就沒有色、空二相,連個相都沒有了,識性又從什麼地方發起的呢?假若識性生於虛空,不是色相也不是見性,不是見性無法辨別識知,自然不能識知,明、暗、色、空等一切相,不是色相就沒有所緣的對象,那麼見聞覺知,就沒有地方可以安住成立。處在非色、非空這兩種情況中,空就等同沒有任何物體存在,有並非等同有物體存在。縱然有你的識性發起,又如何能分辨了別什麼是什麼呢?假若識性是沒有所緣的對象,突然而生出,為何不能於太陽中,另外又識見明月呢?
阿難,你再更加細詳,微細周詳的審察,見性藉著你的眼睛,順著眼前的境相掃描移動,可識知辨別的相狀形成有相,不存在相狀的就是空無,那麼這個識性,是緣著什麼所生出來的呢?眼識生、滅相續,動搖不定,見性清澄寂靜,並非和合所成。聞聽覺知的體性,也是像這樣,不應該識性,是無所從者而自己生出來的。假若這個識心,原本就無所從而自生出。那麼應當知道了別見聞覺知的性體,圓融遍滿,清明瑩澈,寂靜不動,這個識性,並非從所緣而生。與那虛空、地、水、火、風五大放在一起,取名叫七大(就地水火風空見識之七法)。體性真實圓滿,融通無礙,都是如來藏,本無生滅的體性。
阿難,你的心粗淺、疏陋、浮動不定,不能了悟見聞、發明、了知等等的體性,本來就是如來藏。你應該觀察這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處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的別名,處是出生之義,謂出生六識之處,指六根緣六塵,生起六識故。)識心,是相同還是相異,是空無所有,還是實有存在,是非同非異,還是非空非有。你原本不能了知,如來藏中,性識靈明覺知,是妙覺靈明真實識性,這微妙不可思議覺性,清澄寂靜,遍滿整個法界。含容吐納十方虛空,哪有什麼固定的方向處所呢?只是隨著業緣成熟,而發明顯現。世間眾生,無法了知這個道理,顛倒迷惑的將如來藏性,誤認為是因緣和合,及無因自然存在的,這都是因為眾生以意識心,對於目前尚未顯現見到的事,而妄自揣測計較量度,起分別心所導致的結果。這些說法都只是一些言語說辭,沒有一點真實義理存在。

(原經文)
爾時,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,身心蕩然得無罣礙。是諸大眾,各各自知心遍十方,見十方空如觀掌中所持葉物,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,心精遍圓含裹十方;反觀父母所生之身,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,若存若亡,如湛巨海流一浮漚,起滅無從。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,禮佛合掌得未曾有,於如來前說偈讚佛:
(
整段經文意思)
那個時候阿難,以及所有大眾,蒙受佛如來,微妙不可思議的法音開示,身心豁然開朗,無有罣礙。在法會現場所有大眾,各各自己知道,心遍滿十方法界。觀十方虛空法界,就好像觀看手中所拿著的樹葉或物品一樣的清楚明白。一切世間及所有的境物,都是菩提妙明的真心,無漏的真智,絕待圓滿之一心。這個心精遍滿所有處,圓滿含融一切,覆被十方虛空法界,為森羅萬象之本元。反觀有情,由父母精血和合所生之色身,就好像那十方虛空之中,吹起的一粒微塵,一下子存在,一下子滅亡。又好像,在清澄明澈,深沉寂靜的大海中,飄浮的泡沫,生起、滅去都了無蹤跡。法會現場所有大眾,自己內心都清楚明了,契獲本來微妙靈覺真心,是恒常安住不生不滅的。眾人都合掌恭敬的頂禮釋迦摩尼佛,都得到以前從未曾有過的感應。在如來面前,說偈頌禮讚釋迦摩尼佛。

偈讚發願
用這偈頌禮讚世尊,並且發下大願,
妙湛總持不動尊
微妙不可思議,清澄明澈,定慧等持,總持一切法,如如不動的世尊,
首楞嚴王世希有,
德行堅固,究竟不壞,無漏的,世間稀有的轉輪聖王,
銷我億劫顛倒想,
銷融了,我億萬劫以來,的顛倒妄想,
不歷僧祇獲法身,
讓我不必經歷,阿僧祇劫那麼長久的時間,即能體證契獲,不生不滅法身,
願今得果成寶王,
但願今生能修成正果,而得寶王(佛的尊稱)成就,
還度如是恒沙眾,
再回到娑婆世間,來濟度有如恆河沙數,那麼多的眾生,
將此深心奉塵剎
願將這個淨信菩提心,供奉如微塵那麼多數量,的國土世界。
是則名為報佛恩。
這樣才算是,報答諸佛濟度的深恩。
伏請世尊為證明,
誠懇的乞請世尊,來證明,我以下所發的大願,
五濁惡世誓先入
(:命濁、眾生濁、煩惱濁、見濁、劫濁的世界。命濁是眾生因煩惱叢集,心身交瘁,壽命短促;眾生濁是世人每多弊惡,心身不淨,不達義理;煩惱濁是世人貪於愛欲,瞋怒諍鬥,虛誑不已;見濁是世人知見不正,不奉正道,異說紛紜,莫衷一是;劫濁是生當末世,飢饉疾疫刀兵等相繼而起,生靈塗炭,永無寧日。)五濁惡世這樣險惡的世間,我發誓願最先進入。
如一眾生未成佛,終不於此取泥洹。
如果這五濁惡世裡,有一個眾生未能成佛,我就不會在這個世間,取涅槃,了生死。

十雄大力大慈悲,
但願十方法界裡,最雄健最有力量具有大慈悲心者,的加被,
希更審除微細惑,
希望能令我,更進一步詳細的除盡自身極極微細的煩惱、疑惑,
令我早登無上覺,
使我能早日成就,無上正等正覺,
於十方界坐道場,
能安坐在這十方法界,的道場裡,教化濟度眾生。
舜若多性可銷亡,
即使空性可以銷融滅去。(:空性是不會銷亡的)
爍迦羅心無動轉。
我這如金剛般,堅固不壞,精進的心願,也不會動搖轉變。

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卷三白話說明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