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

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卷九白話說明(上)

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卷九白話說明

(原經文)
「阿難!世間一切所修心人,不假禪那無有智慧,但能執身不行婬慾,若行若坐想念俱無,愛染不生無留欲界,是人應念身為梵侶,如是一類名梵眾天;欲習既除離欲心現,於諸律儀愛樂隨順,是人應時能行梵德,如是一類名梵輔天;身心妙圓威儀不缺,清淨禁戒加以明悟,是人應時能統梵眾為大梵王,如是一類名大梵天。阿難!此三勝流,一切苦惱所不能逼,雖非正修真三摩地,清淨心中諸漏不動,名為初禪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,世間所有修練身心的人,若不借著禪那(譯曰思惟修。新譯曰靜慮。與禪定同。心定一境而審為思慮者。是為色界所屬之心德,不具欲界之心,離欲界之煩惱,乃可得之。思惟修者,為寄於因之名,一心思惟研修為因,乃得此定心,故名為思惟修,靜慮者就當體而名之,其禪那之體為寂靜而亦具審慮之用,故曰靜慮。靜即定,慮即慧也。定慧均等之妙體曰禪那。)的修持,則無法啟發元有的智慧。只要能執持身心,在行、住、坐、臥中,都沒有婬慾的念頭與行為(欲界眾生多於男女之相互染著起貪欲,謂之婬欲)。對於男女之相互染著貪愛的念頭,不會生起,身心都沒有留在欲界(梵名Ka%madha%tu,三界之一。婬欲食欲二欲強有情所住之處,名為欲界) ,這個人因為身心清淨,沒有欲界婬慾的汙染,報身成為清淨眾生。像這一類清淨眾生,所處的世界,就取名為梵眾天。欲界愛染的習氣,既然除盡,遠離欲界的心現前,對於一切律儀(律者法律,儀者儀則,佛所制之法律,以防遏過非,惡律儀以防遏善事。因而立身之儀則也。),歡喜愛樂,隨意順從不違犯,這個人時時刻刻,都能行持清淨德行,像這一類清淨眾生,所處的世界,就取名梵輔天。身心微妙圓滿,行、住、坐、臥行止,進退有威德,有儀則,沒有缺漏,清淨梵行,以及佛制定之法律,為禁非戒惡的戒律,全都能加以明了,通達悟入,這個人這時,有能力來統理梵天眾生,而成為大梵王。像這一類大梵王,所處的世界,就取名大梵天。阿難,以上所說,這三處勝流法界眾生,一切苦惱所不能逼迫,雖然不是正修行真實三摩地(譯曰定、等持、正定、一境性。心念定止故云定,離掉舉故云等,心不散亂故云持)。清淨心中,所有一切欲漏煩惱,或增長煩惱緣之法,都伏住了,不再妄動,就取名為初禪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其次梵天統攝梵人圓滿梵行,澄心不動寂湛生光,如是一類名少光天;光光相然照耀無盡,映十方界遍成瑠璃,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;吸持圓光成就教體,發化清淨應用無盡,如是一類名光音天。阿難!此三勝流,一切憂愁所不能逼,雖非正修真三摩地,清淨心中麁漏已伏,名為二禪。
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,其次這些大梵天王,統理攝受清淨眾生,圓滿成就清淨德行。清澄明淨的心,無有動搖造作,寂靜明澈,發出光明。像這一類梵天所處的世界,就取名為少光天。有些梵天自身所發出的光,與其他梵天所發出的光,互相輝映,光明照耀無有窮盡,映照十方世界,遍一切處,都成為瑠璃一般,晶瑩剔透,光明無量的世界。像這一類梵天,所處的世界,就取名為無量光天。吸收執持著圓滿光明,成就釋迦一代教法之體性。發明應機,顯化清淨眾生,隨機應用,無有窮盡。像這一類梵天,所處的世界,就取名為光音天。阿難,以上所說,這三處勝流法界眾生。一切憂苦悲愁等心病,所不能逼迫。雖然不是正修行真實三摩地(譯曰定、等持、正定、一境性。心念定止故云定,離掉舉故云等,心不散亂故云持)。但這時清淨心中,的見思煩惱(麤漏)已然伏住,不再生起,就取名為二禪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如是天人圓光成音披音露妙,發成精行通寂滅樂,如是一類名少淨天;淨空現前引發無際,身心輕安成寂滅樂,如是一類名無量淨天;世界身心一切圓淨,淨德成就勝託現前歸寂滅樂,如是一類名遍淨天。阿難!此三勝流具大隨順,身心安隱得無量樂,雖非正得真三摩地,安隱心中歡喜畢具,名為三禪。
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,這一些的天人,圓滿光明,成就清淨梵音,藉著清淨梵音,發露靈妙功德,發露靈妙功德,成就精微妙行,通達了知寂滅樂(寂滅樂者,三界惑業因盡,則三界果報亦亡,色心俱滅,大患永盡,其定湛寂,不受轉迴苦也)像這一類梵天人,所處的世界,就取名為少淨天。明淨虛空相,顯現眼前,引發無有邊際,身心輕鬆安適,成就光明清淨,寂靜安適的境界。像這一類梵天,所處的世界,就取名為無量淨天。世界身心一切圓明清淨,清淨功德成就,殊勝依託的淨土,顯現眼前,歸趣光明清淨,寂靜安適的境界。像這一類梵天,所處的世界,就取名為遍淨天。阿難以上所說,這三處勝流法界的眾生,具有大隨順巧方便,能順次教誡眾生,令生信樂,說甚深之法,而使眾生易解之功德。此界眾生,身心安然穩定,得無量無邊樂受。雖然不是,正得真實三摩地(譯曰定、等持、正定、一境性。心念定止故云定,離掉舉故云等,心不散亂故云持),但是安然穩定的心中,畢竟充滿無量歡喜,就取名名為三禪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次復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盡,樂非常住久必壞生,苦樂二心俱時頓捨,麁重相滅淨福性生,如是一類名福生天;捨心圓融勝解清淨,福無遮中得妙隨順窮未來際,如是一類名福愛天。阿難!從是天中有二岐路,若於先心無量淨光,福德圓明修證而住,如是一類名廣果天;若於先心雙厭苦樂,精研捨心相續不斷,圓窮捨道身心俱滅,心慮灰凝經五百劫,是人既以生滅為因,不能發明不生滅性,初半劫滅後半劫生,如是一類名無想天。阿難!此四勝流,一切世間諸苦樂境所不能動,雖非無為真不動地,有所得心功用純熟,名為四禪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,再來這些天人。身心憂、悲、惱、苦所逼迫,形成苦的因緣,都已滅盡。但是這些天人們,能享受的喜樂,也不是恆常久住的,時間久了必然會壞滅。這時,這些天人,若能苦樂這二種心念,在一下子之間,同時都捨棄。粗糙繁重塵相滅盡後,清淨福田性生起。像這一類天人,所處的世界,就取名為福生天。苦、樂這二種心念捨盡,心性圓融,恆住清淨。福果廣大,沒有任何遮障中,成就無窮微妙不可思議,能隨著眾生根基,教化眾生,的善巧方便力。像這一類天人,所處的世界,就取名為福愛天。阿難,從這個福愛天中,繼續精進,有二條分岐的路。若是,於先前心處,無量清淨光明處,福德圓滿明淨,修行取證,而安住此境界中,像這一類天人,所處的世界,就取名為廣果天。若是於先前,心厭離苦與樂,相續不斷,精進的鑽研捨離心,圓滿窮盡的取證捨道,最後,身形心相全都滅盡,心思念慮,不再生起,有如燒完的草木灰燼,不會再生起半點火花,心意堅固,凝結不動,像這樣,經歷五百劫數的時間。這類天,既以生、滅為因地修行,不能啟發明證不生、滅性。於是在最初半劫的時間裡,心意滅了,但是在莫後半劫的時間裡,捨心的功德消失了,思想念慮,又再生起生。像這一類天人,已經沒有思想念慮,所處的世界,就取名為無想天。阿難,上面所說這四類,能捨身、命,取證淨法界,最勝等流的天人,一切世間,所有苦、樂的境界,都不能擾動得了他。這個境界,雖然不是無為真如,真正如如不動的境地。但是這類天人,有所得心的功德,運用精純熟練,就取名為第四禪天。

: 【禪那】【欲界】【色無色二天】【律儀】【禪天】【威儀】【三摩地】【三昧】【教體】【勝流義】

【禪那】
 (術語)譯曰思惟修。新譯曰靜慮。與禪定同。心定一境而審為思慮者。是為色界所屬之心德,不具欲界之心,離欲界之煩惱,乃可得之。思惟修者,為寄於因之名,一心思惟研修為因,乃得此定心,故名為思惟修,靜慮者就當體而名之,其禪那之體為寂靜而亦具審慮之用,故曰靜慮。靜即定,慮即慧也。定慧均等之妙體曰禪那。次第禪門一上曰:「思惟修者,此可對因。何以故?思惟是籌量之念,修是專心研習之名,故以對修因。」大乘義章十二曰:「上界靜法審觀方成,名思惟修。」俱舍論二十八曰:「依何義故立靜慮名?由是寂靜能審慮故。審慮即是實了知義,如說心在定能如實了知。」同光記十八曰:「由定寂靜慧能審慮。(中略)[*]南,此云靜慮,舊云禪。或云禪那,或云持阿那,皆訛也。(中略)婆沙八十三云:靜謂等引,慮謂遍觀,故名靜慮。」(等引為定之異名)。修得此禪那,則死後必生於色界之四禪天。外道為生天而修之。佛者為依此發無漏智而修之。欲成就之。必脫離欲界生得之散心妄念,外道佛法,其揆一也。梵Dhya%na。【又】(河名)Jamna Jnmna,在印度。發源西部喜馬拉雅山中。南東流經特里阿固拉阿拉哈巴等處。而會於恒河。長八六哩。聯以運河。以便灌溉。灌域約一一八○○○方哩。
【欲界】
(界名)梵名Ka%madha%tu,三界之一。婬欲食欲二欲強有情所住之處,名為欲界。上自六欲天(一、四王天,有持國,廣目,增長,多聞之四王,故名四王天。二、忉利天,譯言三十三天,帝釋天為中央,四方各有八天,故從天數而名三十三天。三、夜摩天,譯言時分,彼天中時時唱快哉,故名。四、兜率天,譯言喜足,於五欲之樂生喜足之心,故名。五、樂變化天,於五欲之境自樂變化,故名。六、他化自在天,於五欲之境使他自在變化,故名。此中四王天在須彌山之半腹,忉利天在須彌山之頂上,故謂之地居天,兜率天已上住在空中,故謂之空居天。)為始,中自人界之四大洲,下至八大地獄是也。俱舍論八曰:「地獄等四及六欲界,並器世間,是名欲界。」又曰:「欲所屬界,說名欲界。」俱舍光記三曰:「欲界欲勝故但言欲。」
【色無色二天】
人能修世間禪定,必得色無色二天之報境。
一、色界天
(一)初禪三天
一、梵眾天 梵,淨也,以無染欲故。眾,猶民也,謂此天,是初禪天主之民眾也。
楞嚴經云:「世間一切所修心人,不假禪那,無有智慧。但能執身,不行婬欲。若行若坐,想念俱無,愛染不生,無留欲界。是人應念,身為梵侶,如是一類,名梵眾天。」
二、梵輔天 輔,佐也,謂此天是初禪天主之輔佐臣僚也。
經云:「欲習既除,離欲心現,於諸律儀,愛樂隨順,是人應時,能行梵德,如是一類,名梵輔天。」
三、大梵天 謂此天是初禪天之主也,名尸棄,劫初先生,劫盡後滅,主領三千大千世界也。
經云:「身心妙圓,威儀不缺,清淨禁戒,加以明悟,是人應時,能統梵眾,為大梵王。如是一類,名大梵天。」
此三勝流,一切苦惱,所不能逼,雖非正修,真三摩地,清淨心中,諸漏不動,名為初禪。
(二)二禪三天
一、少光天 謂此天光明少故。
經云:「其次梵天,統攝梵人,圓滿梵行,澄心不動,寂湛生光,如是一類,名少光天。」
二、無量光天 謂此天光明增勝,無限量故。
經云:「光光相然,照耀無盡,映十方界,遍成琉璃,如是一類,名無量光天。」
三、光音天 謂此天以光明為語音故。
經云:「吸持圓光,成就教體,發化清淨,應用無盡,如是一類,名光音天。」
此三勝流,一切憂懸,所不能逼,雖非正修真三摩地,清淨心中,麤漏已伏,名為二禪。
(三)三禪三天
一、少淨天 謂此天意識,樂受清淨故。
經云:「如是天人,圓光成音,披音露妙,發成精行,通寂滅樂,如是一類,名少淨天。」
二、無量淨天 謂此天淨勝於前,不可量故。
經云:「淨空現前,引發無際,身心輕安,成寂滅樂,如是一類,名無量淨天。」
三、遍淨天 謂此天樂受最勝,淨周遍故。
經云:「世界身心,一切圓淨,淨德成就,勝純現前,歸寂滅樂,如是一類,名遍淨天。」
此三勝流,具大隨順,身心安隱,得無量樂,雖非正得真三摩地,安隱心中,歡喜畢具,名為三禪。
(四)四禪四天 (四禪有九天,中五不還天非凡夫居,不列。)
一、無雲天 以前諸天,空居依雲而住,此天在雲之上,居無雲之首,故號無雲。
二、福生天 謂此天修勝福力,而生其中,從因得名故。
經云:「復次天人,不逼身心,苦因已盡,樂非常住,久必壞生,苦樂二心,俱時頓捨,麤重相滅,淨福性生,如是一類,名福生天。」
又云:「捨心圓融,勝解清淨,福無遮中,得妙隨順,窮未來際,如是一類,名福愛天。」
三、廣果天 謂此天果報廣大,無能勝故。
四、無想天 謂此天一期果報,心想不行故。
經云:「從是天中,有二歧路,若於先心,無量淨光,福德圓明,修證而住,如是一類,名廣果天。」
「若於先心,雙厭苦樂,精研捨心,相續不斷,圓窮捨道,身心俱滅,心慮灰凝,經五百劫,是人既以生滅為因,不能發明不生滅性,初半劫滅,後半劫生,如是一類,名無想天。」
此四勝流,一切世間諸苦樂境所不能動,雖非無為真不動地,有所得心,功用純熟,名為四禪。
是等諸天,獨行無交,未盡形累,自此已還,名為色界。
二、無色界天
一、空處天 謂此天厭於色身繫縛,不能自在,心緣虛空,與無色相應,住空處定故。
經云:「從是有頂色邊際中,(中略)若在捨心,捨厭成就,覺身為礙,銷礙入空,如是一類,名為空處。」
二、識處天 謂此天厭虛空無邊,於是即捨虛空,轉心緣識,以識為處故。
經云:「諸礙既銷,無礙無滅,其中唯留阿賴耶識,全於末那半分微細,如是一類,名為識處。」
三、無所有處天 謂此天厭於識處無邊,於是捨識入無所有處,亦名不用處,謂不用前空處識處故。
經云:「空色既亡,識心都滅,十方寂然,[-+]無攸往,如是一類,名無所有處。」
四、非想非非想處天 謂此天居無色界之極頂,非無所有處之無想,非識處之有想故。
經云:「識性不動,以滅窮研,於無盡中,發宣盡性,如存不存,若盡非盡,如是一類,名為非想非非想處。」
是四空天,身心滅盡,定性現前,無業果色,從此逮終,名無色界。FROM:【明,楊卓《佛學次第統編》】
【律儀】
(術語)律者法律,儀者儀則,所制之法律,以防遏過非,惡律儀以防遏善事。因而立身之儀則也。通於善惡。善律儀者,大乘義章十曰:「言律儀者,制惡之法,說名為律。行依律戒,故號律義。又復內調亦為律,外應真則,目之為儀。」行事鈔資持記中一之二曰:「通禁制止名律,造作有相名儀。」【又】無表之戒體(舊云無作),名為律儀,此戒體在人之身中他無表示,故云無表,為不動身口意之作用,故云無作。而一旦得此戒體有防非止惡使人自順律儀之功能,故名之為律儀。梵語三跋羅,義淨譯曰護。以戒體能護人也。大乘義章十曰:「無作之善說為律儀。」俱舍論十四曰:「能遮能滅惡戒相續,故名律儀。」有部百一羯磨一曰:「授與三歸並五尊處成鄔波索伽律儀護。」註曰:「此言護者,梵云三跋羅,譯為擁護。由受歸戒護使不落三途。舊云律儀即當義譯,云是律法儀式。若但云護,恐學者未詳,故兩俱存。明了論已譯為護,即是戒體無表色也。」(參照:無表色)
【禪天】
(界名)色界有四重之天處。修各禪那生於此,所生之天人亦隨生。各有其禪那故曰禪天。即初禪天乃至第四禪天也。
【威儀】
(術語)坐作進退有威德有儀則者。法華經序品曰:「又見具戒,威儀無缺。」觀無量壽經曰:「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。」戒疏一下曰:「行善所及,各有憲章,名威儀也。威謂容儀可觀,儀謂軌度格物。」左傳曰:「有威可畏謂之威,有儀可則謂之儀。」FROM:【丁福保《佛學大辭典》】
【四威儀】
﹝出菩薩善戒經﹞謂修道之人,心不放逸,若行若坐,常在調攝其心,成就道業。雖久於行坐,亦當忍其勞苦;非時不住,非時不臥;設或住臥之時,常存佛法正念,如理而住,於此四法動合規矩,不失律儀,是為四威儀也。
〔一、行〕,謂修道之人,舉止動步,心不外馳,無有輕躁,常在正念,以成三昧,如法而行也。(梵語三昧,華言正定。)
〔二、住〕,謂修道之人,非時不住,若或住時,隨所住處,常念供養三寶,讚歎經法,廣為人說,思惟經義,如法而住也。(三寶者,佛寶、法寶、僧寶也。)
〔三、坐〕,謂修道之人,加趺宴坐,諦觀實相,永絕緣慮,澄湛虛寂,端肅威儀,如法而坐也。
〔四、臥〕,謂修道之人,非時不臥,為調攝身心,或時暫臥,則右脅宴安,不忘正念,心無昏亂,如法而臥也。FROM:【明,一如《三藏法數》】
【三摩地】
(術語)Sama%dhi,舊稱三昧、三摩提、三摩帝、三摩底;新稱三麼地、三昧地;譯曰定、等持、正定、一境性。心念定止故云定,離掉舉故云等,心不散亂故云持,(參照:三昧)
【三昧】
(術語)梵音sama%dhi,舊稱三昧,三摩提,三摩帝。譯言定,正受,調直定,正心行處,息慮凝心。心定於一處而不動,故曰定。正受所觀之法,故曰受。調心之暴,直心之曲,定心之散,故曰調直定。正心之行動,使合於法之依處,故曰正心行處。息止緣慮,凝結心念,故曰息慮凝心。智度論五曰:「善心一處住不動,是名三昧。」同二十八曰:「一切禪定,亦名定,亦名三昧。」同二十曰:「諸行和合,皆名為三昧。」同二十三曰:「一切禪定攝心,皆名為三摩提,秦言正心行處。是心從無始世界來常曲不端,得此正心行處,心則端直,譬如蛇行常曲,入竹筒中則直。」止觀二曰:「通稱三昧者,調直定也。」大論云:「善心一處住不動,是名三昧。」大乘義章十三曰:「定者當體為名,心住一緣,離於散動,故名為定。言三昧者,是外國語,此名正定。」同二曰:「以心合法,離邪亂,故曰三昧。」同九曰:「心體寂靜,離於邪亂,故曰三昧。」同二十曰:「定者據行便息亂住緣,目之為定。就實而辨真心體寂,自性不動,故名為定。」新稱三摩地,譯為定或正受,等持等念。又曰現法樂住。定與正正受。其義同前。平等保持心,故曰等持。諸佛諸菩薩入有情界平等護念彼等,故曰等念。是就利他業而釋之也。又現定中法樂,故曰現法樂住。正受之異名也。唯識論五曰:「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,智依為業。」探玄記三曰:「三昧此云等持,離沈浮,故定慧等,故名等也。心不散,故住一境,故名持也。」法華玄贊二曰:「梵云三摩地,此云等持。平等持心而至於境,即是定也,云三昧者訛也。」玄應音義三曰:「三昧,或言三摩提,或云三摩帝皆訛也。正言三摩地,此譯云等持。等者正也,正持心也,持謂持諸功德也。或云正定,謂住緣一境,離諸邪亂也。」菩提心義一曰:「梵云三摩地,唐云等念。入有情界,平等攝受而護念之者。」FROM:【丁福保《佛學大辭典》】
【教體】
(術語)釋迦一代教法之體性也。此教體以聲為體乎?以名句為體乎?將以心為體乎?以真如為體乎?其他可為教體者,有乎?無乎?諸師之意見各異。慈恩之義林章一本,唯識述記一本,出四重之教體。賢首於起信論義記上出四門之教體。清涼於華嚴經疏二出十種之教體。FROM:【丁福保《佛學大辭典》】
【勝流義】
辯中邊論上卷十六頁云:第三地中所證法界、名勝流義。由通達此,知所聞法,是淨法界最勝等流。為求此法;設有火坑,量等三千大千世界;投身而取,不以為難。
二解 世親釋七卷十五頁云:勝流義者:謂大乘教、從此所流,最為殊勝。若如是知;得入三地。無性釋七卷十七頁云:第三地中由勝流義者:謂此所流教法最勝;故捨身命,求此善說,不以為難。了知此義,得入三地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此中復有五不還天,於下界中九品習氣俱時滅盡,苦樂雙亡下無卜居,故於捨心眾同分中安立居處。阿難!苦樂兩滅鬪心不交,如是一類名無煩天;機括獨行研交無地,如是一類名無熱天;十方世界妙見圓澄,更無塵象一切沈垢,如是一類名善見天;精見現前陶鑄無礙,如是一類名善現天;究竟群幾窮色性性入無邊際,如是一類名色究竟天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,這中間,還有個取名五不還天的境界。如果是,在下一層天界中,九品煩惱習氣,在一段時間全都滅盡了,苦受、樂受雙雙捨離,在下一層天界中,已無住處。所以便在同樣九品煩惱習氣,一時全都滅盡,苦受、樂受雙雙捨離,的眾生中,安住建立居所。阿難,苦受樂受兩者都滅了,不會生起矛盾衝突的心,而交互爭鬥。像這一類天人,已經沒有煩惱,所處的世界,就取名為無煩天。如果是在無煩天這些人,個個獨自在緊要處,繼續精進修行,但是相互之間,沒有任何交涉,苦受、樂受兩者都滅了,矛盾衝突,交互爭鬥的心,都已滅盡,沒有地方再讓他生起,像這一類天人,已經沒有熾熱的煩惱,他們所處的世界,就取名為無熱天。能觀見十方世界,圓滿融通清澄明淨,遍滿一切處,沒有一點點煩惱塵垢,沉積的現象。像這一類天人,所處的世界,就取名為善見天。精純微妙色相現前,都能陶冶、鎔鑄化現,無有障礙。像這一類天人,所處的世界,就取名為善現天。能由粗糙色相,窮究到極微細的一切色相體性,進而契入,無邊際色界體性。像這一類天人,所處的世界,就取名為色究竟天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此不還天,彼諸四禪四位天王,獨有欽聞不能知見,如今世間曠野深山聖道場地,皆阿羅漢所住持故,世間麁人所不能見。阿難!是十八天獨行無交未盡形累,自此已還,名為色界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這個不還天中(梵名阿那含Ana%ga%min,斷盡欲界九品之修惑,不再還生於欲界之聖者之位也)四位天王,只能以耳聞,不能以眼識知看見,現今世間,荒涼廣闊的原野深山中,的神聖修道場地。都是阿羅漢所安住、護持的緣故,塵世間心性粗劣的人,所不能看見。阿難這十八種天界,各自單獨運行,彼此之間沒有交涉往來,但都還沒有,滅盡形體色相,的障礙。由第四禪,的色究竟天,向下到初禪的梵眾天,這九天就名為色界。

(原經文)
「復次,阿難!從是有頂色邊際中,其間復有二種岐路。若於捨心發明智慧,慧光圓通便出塵界,成阿羅漢入菩薩乘,如是一類名為迴心大阿羅漢。若在捨心捨厭成就,覺身為礙銷礙入空,如是一類名為空處;諸礙既銷無礙無滅,其中唯留阿賴耶識,全於末那半分微細,如是一類名為識處;空色既亡識心都滅,十方寂然逈無攸往,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;識性不動以滅窮研,於無盡中發宣盡性,如存不存若盡非盡,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;此等窮空不盡空理,從不還天聖道窮者,如是一類名不迴心鈍阿羅漢。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,迷漏無聞,便入輪轉。
「阿難!是諸天上各各天人,則是凡夫業果酬答,答盡入輪。彼之天王即是菩薩遊三摩提漸次增進,迴向聖倫所修行路。阿難!是四空天身心滅盡,定性現前無業果色,從此逮終,名無色界。此皆不了妙覺明心,積妄發生妄有三界,中間妄隨七趣沈溺,補特伽羅各從其類。
「復次,阿難!是三界中復有四種阿修羅類。若於鬼道,以護法力成通入空,此阿修羅從卵而生,鬼趣所攝;若於天中降德貶墜,其所卜居隣於日月,此阿修羅從胎而出。人趣所攝;有修羅王執持世界力洞無畏,能與梵王及天帝釋、四天爭權,此阿修羅因變化有,天趣所攝;阿難!別有一分下劣修羅,生大海心沈水穴口,旦遊虛空暮歸水宿,此阿修羅因濕氣有,畜生趣攝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其次阿難,從這有頂色界天頂部邊際,中間還有二條分岐的路徑。若是在於修持捨離的心中,開發出光明智慧,智慧光明圓滿融通,便能超脫出六塵境界,成就阿羅漢果,且契入以六度為乘,運諸眾生,同出三界,而到涅槃彼岸,的菩薩乘。像這一類的,就取名為迴心(迴轉小乘心趣向大乘)大阿羅漢。若是在修持捨離的心,捨棄厭離的功德成就,覺悟色身是為成道的障礙,銷融捨棄厭離色身,契入空界。像這一類的,就取名為空處。色身的障礙既已銷融,無有質礙,也沒有生、滅,在這中間,唯有剩下阿賴耶識。這全然是,因為還有半分,非常微細的末那識,執持住阿賴耶識的緣故,像這一類的就取名為識處。空相,色相既然都沒有了,甚至連識(八識)心都滅盡,十方世界寂靜安然,非常遼闊,空曠悠遠,而沒有方向。像這一類的,就取名為無所有處。識性不動,以無為寂滅,精勤窮盡的鑽研。於無窮盡、無邊際中,發散宣洩盡性,好像有存在,又好像不存在,好像已經滅盡,又好像沒有滅盡。像這一類的,就取名為,非想非非想處。像這一類的,窮究空相,但是沒能夠窮盡空性法理,如果是從五不還天的境界,以三乘(聲聞乘、緣覺乘、菩薩乘)所行之道,窮究竟者。像這一類的,就取名為不迴心鈍阿羅漢。如果是從無想天處,以一切外道法,窮究空處不得回歸,迷失在有漏,無法聽聞到正法,的「頑空」裡面。等到其定力退失時,便又落入輪迴之中。
阿難,這些各個天上的每一個天人。都還是凡夫,當他所修天人業的果報,酬償報答完畢,也是要落入輪迴之中。這些各個天中的天王,即是菩薩。修習三摩提(Sama%dhi,舊稱三昧、三摩提、三摩帝、三摩底;新稱三麼地、三昧地;譯曰定、等持、正定、一境性。心念定止故云定,離掉舉故云等,心不散亂故云持),逐漸依序增長進步。迴心趣向聖道一類,所修行的道路。
阿難,這四空天色身、識心,都滅盡了,只有定性現前,並無業果色相。在這裡到達終點取名無色界。這些都是不能明了,微妙不可思議,覺性光明本心所致。聚積虛妄想相,啟發生起有虛妄的三界(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)。在這中間虛妄隨著七趣(一、地獄趣Narakagati,二、餓鬼趣Preta,三、畜生趣Tiryagyoni,四、人趣Manus!ya,五、神仙趣Bs!i,六、天趣Deva,七、阿修羅趣Asura)沈淪漂溺。上述七趣各有各的補特伽羅(此云數取趣。謂諸有情,起惑造業,即為能取。當來五趣,名之為趣。古譯為趣向,中陰有情,趣往前生故)中陰有情,前往投生。
其次阿難,這三界(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)中還有四種不同種類的阿修羅(Asura,又作阿須羅。舊稱阿修羅,阿須倫,阿蘇羅,阿素羅。譯曰無端,容貌醜陋之義。又曰無酒,其果報無酒之義。新稱阿素洛。譯曰非天。其果報勝似天而非天之義。為常與帝釋戰鬥之神)一類。若是在鬼道,有情以維護正法功德力,成就神通,契入空界。這類阿修羅從卵而生出,為六道中的鬼道所攝持。若於是在天界中,因為功德退失,貶降墜落,他安身居住在日月宮殿的旁邊。這類阿修羅,是從胞胎而生出,為六道中,的人道所攝持。還有修羅王,執持著他所處世界的神力,洞然無所畏懼。能與大梵天王以及天帝釋四天天王,爭奪權勢。這類阿修羅,因能神通變化,為六道中的天道所攝持。阿難,另外特別有一小部分,鄙穢不淨,低下劣等的修羅,生在大海中心,沈潛在出水穴口處,白天遊行在虛空中,夜晚回歸水中洞穴過夜。這類阿修羅,緣著濕氣,生為六道中的畜生趣所攝持。

:【不還果】【菩薩乘】【末那識】【聖道】【三乘】【五淨居天(不還天)】【外道】【無想天】【三摩提()】【七趣】【補特伽羅】【阿修羅】
【不還果】
 (術語)聲聞乘四果之一。梵名阿那含Ana%ga%min,斷盡欲界九品之修惑,不再還生於欲界之聖者之位也。此不還果之聖者,有五種七種九種之差別。FROM:【丁福保《佛學大辭典》】

【菩薩乘】
  菩薩,梵語具云菩提薩埵,今稱菩薩者,從略也。華言覺有情,謂覺悟一切有情眾生也。以六度為乘,運諸眾生,同出三界,而到涅槃彼岸,故名菩薩乘。(六度者,一布施、二持戒、三忍辱、四精進、五禪定、六智慧也。)FROM:【明,一如《三藏法數》】

【末那識】
  八識中之第七識;華譯思量,又譯作意,它恆常在審察,恆常在思量,在審察思量中,念念不忘第八阿賴耶識為我,因為有四個根本煩惱(我癡、我見、我愛、我慢)跟著它,故我執的成見很深,許多煩惱便是這末那識的執著而生起的。FROM:【陳義孝《佛學常見辭匯》】

【聖道】
 (術語)聖者之道也。總稱三乘所行之道。華嚴經八曰:「具轉聖道妙法輪。」成實論一曰:「聖道能破一切結使。」【又】八聖道支也。與八正道分同。

【三乘】
 1.聲聞乘、緣覺乘、菩薩乘。聲聞乘又名小乘,其行人速則三生,遲則六十劫間,修空法,終於聞如來聲教,悟四諦之理,斷見思惑,可証阿羅漢果;緣覺乘又名中乘,其行人速則四生,遲則百劫間,破無明,終於悟十二因緣之理,可証辟支佛果;菩薩乘又名大乘,其行人於無數劫間,修六度行,更於百劫間,值三十二相福因,可證無上佛果。2.小乘、中乘、大乘。小乘即聲聞乘,中乘即緣覺乘,大乘即菩薩乘。FROM:【陳義孝《佛學常見辭匯》】

【五淨居天(不還天)
 ﹝出楞嚴經﹞五淨居天者,謂聲聞之人,斷欲界九品思惑盡,證第三阿那含果,而居其中,亦名五不還天。若據俱舍圖言,此五天次第而上。若據楞嚴經言,此五天,皆橫在第四禪天中,彼四禪天,但能聞此五天之名,而不能知見。如世間聖地道場,多有羅漢所居,而人不能見也。(九品者,欲界思惑三品中,每品又各分上中下三品,故言九品也。梵語阿那含,華言不來,不來即不還,謂不還來欲界受生也。)
  〔一、無煩天〕,謂此天苦樂兩滅,心境不交,則無煩惱,故名無煩天也。(苦樂兩滅者,離欲界苦及色界樂也。心境不交者,心與境不交接也。)
  〔二、無熱天〕,熱即熱惱。謂此天機括獨行,研交無地,故名無熱天也。(機括獨行者,機謂弩牙,括與筈同,謂箭所受絃之處,皆取可發之義,以喻於心也。前苦樂之境雖滅,猶存能滅之念,故云機筈獨行。至此天中,研究此心與境交接之念,無依無處,則無熱惱,故云研交無地也。)
  〔三、善見天〕,謂此天於十方世界,妙見圓澄,更無塵象,及一切沉垢,故名善見天也。(十方世界等者,謂一心在定,定能發慧,於慧心中,見十方界圓遍澄凝,更無世界內外塵象,及無心地昏沉之垢也。)
  〔四、善現天〕,謂此天精見現前,陶鑄無礙,故名善現天也。(精見現前,陶鑄無礙者,範土曰陶,鎔金曰鑄。以妙精明見陶鑄,一切像空,無障礙故也。)
  〔五、色究竟天〕,謂此天究竟群幾,窮色性性入無邊際,故名色究竟天也。(究竟群幾者,幾謂幾微,言究盡諸色幾微之處也。窮色性性入無邊際者,色性所依之性,故云性性,性本無邊,若研窮之,則入於無邊際矣。)FROM:【明,一如《三藏法數》】

【外道】
 (術語)於佛教外立道者。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。資持記上之一曰:「言外道者,不受佛化,別行邪法。」天台淨名疏一之本曰:「法外妄解,斯稱外道。」三論玄義上曰:「至妙虛通,目之為道。心遊道外,故名外道。」圓覺經集註中曰:「心行理外,故名外道。」梵網經上曰:「天魔外道,相視如父母。」法華經譬喻品曰:「未曾念外道典籍。」圓覺經曰:「汝善男子,當護末世是修行者,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身心。」外道之種類不一。百論有「二天三仙」,四宗論及入大乘論有「四外道」,維摩經,涅槃經等有「六師」,唯識論有「十三外道」,瑜伽論有「十六外論師」,外道小乘涅槃論有「二十種」,大日經有「三十種」,涅槃經,僧祇律等有「九十五種」,華嚴經,智度論等有「九十六種」。以下逐項詳說之。FROM:【丁福保《佛學大辭典》】

【無想天】
瑜伽五十六卷一頁云:依何分位,建立無想天?答:依已生無想有情天中,名滅分位;建立無想。此亦三門。自性者,無覆無記。補特伽羅者,唯異生性;彼非諸聖者。起者,謂能引發無想定思,能感彼異熟果。後想生已;是諸有情,便從彼沒。
二解 顯揚一卷十四頁云:無想天者:謂先於此間,得無想定;由此後生無想有情天處,不恆現行諸心心法滅性。
三解 成唯識論七卷七頁云:無想天者:謂修彼定,厭麤想力,生彼天中;違不恆行心及心所,想滅為首,名無想天。故六轉識,於彼皆斷。有義,彼天常無六識。聖教說彼無轉識故。說彼唯有有色支故。又說彼為無心地故。有義,彼天將命終位,要起轉識,然後命終。彼必起下潤生愛故。瑜伽論說:後想生已;是諸有情,從彼沒故。然說彼無轉識等者;依長時說。非謂全無。有義,生時亦有轉識。彼中有必起潤生煩惱故。如餘本有初,必有轉識故。瑜伽論說:若生於彼;唯入不起。其想若生;從彼沒故。彼本有初,若無轉識;如何名入。先有後無,乃名入故。抉擇分言:所有生得心心所滅,名無想故。此言意顯彼本有初,有異熟生轉識暫起。宿因緣力,後不復生。由斯引起異熟無記分位差別,說名無想。如善引生二定名善。不爾;轉識一切不行,如何可言唯生得滅。故彼初位,轉識暫起。彼天唯在第四靜慮。下想麤動,難可斷故。上無無想異熟處故。即能引發無想定思,能感彼天異熟果故。
四解 廣五蘊論十三頁云:云何無想天?謂無想定所得之果。生彼天已;所有不恆行心心法滅為性。
五解 俱舍論五卷二頁云:已辯同分;無想者何?頌曰:無想無想中,心心所法滅。異熟居廣果。論曰:若生無想有情天中,有法能令心心所滅;名為無想。是實有物。能遮未來心心所法,令暫不起。如堰江河。此法一向是異熟果。誰之異熟?謂無想定。無想有情,居在何處?居在廣果。謂廣果天中,有高勝處,如中間靜慮;名無想天。彼為恆無想?為亦有想耶?生死位中,多時有想。言無想者,由彼有情,中間長時,想不起故。如契經說:彼諸有情,由想起故;從彼處沒。然彼有情,如久睡覺,還起於想。從彼沒已,必生欲界;非餘處所。先修定行,勢力盡故。於彼不能更修定故。如箭射空,力盡便墮。若諸有情,應生彼處;必有欲界順後受業。如應生彼北俱盧洲,必定應有生天之業。
六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五十四卷八頁云:問:無想天在何處攝?答:外國師說:第四靜慮,處別有九;此是一處。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:即廣果天攝。然以高勝寂靜,故別立名。猶如村邊阿練若處。問:彼天身量云何?答:五百踰繕那。問:彼壽量云何?答:五百劫。問:作何等威儀住?有說:結加趺坐,如沙門釋子。有說:卻踞而坐,如婆羅門。如是說者,如先入此定所住威儀,則以此威儀,於彼五百劫住。如彼廣說。FROM:【朱芾煌《法相辭典》】

【三摩提()
 (術語)Sama%dhi,舊稱三昧、三摩提、三摩帝、三摩底;新稱三麼地、三昧地;譯曰定、等持、正定、一境性。心念定止故云定,離掉舉故云等,心不散亂故云持,(參照:三昧)FROM:【丁福保《佛學大辭典》】

【七趣】
 (名數)一、地獄趣Narakagati,二、餓鬼趣Preta,三、畜生趣Tiryagyoni,四、人趣Manus!ya,五、神仙趣Bs!i,六、天趣Deva,七、阿修羅趣Asura也。楞嚴經九曰:「如是地獄餓鬼畜生,人及神仙,天洎修羅,精研七趣,皆是昏沈,諸有為相,妄想受生,妄想隨業。」FROM:【丁福保《佛學大辭典》】

【補特伽羅】
 或福伽羅,或富特伽羅。此云數取趣。謂諸有情,起惑造業,即為能取。當來五趣,名之為趣。古譯為趣向,中陰有情,趣往前生故。俱舍云:未至應至處。應至處,即六趣也。又論云:死生二有中,五蘊名中有,故謂為趣。涅槃云:中有五陰,非肉眼見,天眼所見。瑜伽論:說八種人執,第六名補特伽羅。謂數數取諸趣故,或死於此,能生於彼。正能生者,即是人執。又翻有情,又翻人。大毗婆沙論:佛言:有二補特伽羅,能住持正法,謂說者、行者。若持教者相續不滅,能令世俗正法久住;若持證者相續不滅,能令勝義正法久住。持正法人有二:一持教法者,謂讀誦解說經律論等;二持正法者,謂能修證無漏聖道。FROM:【宋,普潤法雲《翻譯名義集》】
【阿修羅】
 (異類)Asura,又作阿須羅。舊稱阿修羅,阿須倫,阿蘇羅,阿素羅。譯曰無端,容貌醜陋之義。又曰無酒,其果報無酒之義。新稱阿素洛。譯曰非天。其果報勝似天而非天之義。為常與帝釋戰鬥之神。六道之一。八部眾之一。名義集二曰:「阿修羅,舊翻無端正。男醜女端正,新翻非天。」西城記九曰:「阿素洛,舊曰阿修羅,又曰阿須倫,又曰阿蘇羅,皆訛也。」法華文句五曰:「阿修羅,此云無酒。四天下採華,醞於大海。魚龍業力,其味不變。嗔妒誓斷,故言無酒神。」大乘義章八末曰:「阿修羅者,是外國語,此名劣天。又人相傳名不酒神。」玄應音義三曰:「阿修倫,又作阿修羅,皆訛也,正言阿素洛。此譯云:阿無也,亦云非。素洛云酒,亦云天。名無酒神,亦名非天。經中亦名無善神也。」FROM:【丁福保《佛學大辭典》】

(原經文)
「阿難!如是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、人及神仙、天洎修羅精研七趣,皆是昏沈諸有為想,妄想受生妄想隨業,於妙圓明無作本心,皆如空花元無所有,但一虛妄更無根緒。阿難!此等眾生,不識本心受此輪迴,經無量劫不得真淨,皆由隨順殺盜婬故,反此三種又則出生無殺盜婬,有名鬼倫,無名天趣,有無相傾起輪迴性;若得妙發三摩提者則妙常寂,有無二無、無二亦滅,尚無不殺不偷不婬,云何更隨殺盜婬事?阿難!不斷三業各各有私,因各各私眾私同分,非無定處自妄發生,生妄無因無可尋究,汝勗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,不盡三惑縱得神通皆是世間有為功用,習氣不滅落於魔道,雖欲除妄倍加虛偽,如來說為可哀憐者。汝妄自造非菩提咎,作是說者名為正說;若他說者即魔王說。」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,這些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、人及神仙以及寄泊在天界的阿修羅等,專精鑽研(一、地獄趣Narakagati,二、餓鬼趣Preta,三、畜生趣Tiryagyoni,四、人趣Manus!ya,五、神仙趣Bs!i,六、天趣Deva,七、阿修羅趣Asura)這七趣。但這都是一切,昏昧暗沈,有為造作的想相,虛妄想相受生,也虛妄想相隨業受報。這一切,昏昧暗沈,有為造作的虛妄想相,對於微妙不可思議,圓滿融通,無有造作,光明本心而言。都好像是,如虛空中,不實的花朵一樣,元本一無所有。只是一個虛妄影相,更是沒有根本,也無頭緒。阿難,這一類眾生。因為,不能識知,微妙不可思議,圓滿融通,無有造作光明本心,的緣故,而遭受這些輪迴。經歷無量劫數,不能逮得真正微妙不可思議,圓滿融通,無有造作光明清淨本心。這些都是,因為隨順殺、盜、婬三惡業牽引,所受果報的緣故。又有跟上述,隨順殺、盜、婬三惡業不同的,則出生無殺、盜、婬三惡業的種類。有隨順殺、盜、婬三惡業牽引,所受果報的種類,取名鬼道()。無殺、盜、婬三惡業的種類,取名天道()。有殺、盜、婬三惡業,與無殺、盜、婬三惡業,這兩種心念,相互傾軋,就生起輪迴性。若是證得,妙圓明無作本心,發起三摩提(Sama%dhi,舊稱三昧、三摩提、三摩帝、三摩底;新稱三麼地、三昧地;譯曰定、等持、正定、一境性。心念定止故云定,離掉舉故云等,心不散亂故云持)的人,則微妙不可思議,圓滿融通,無有造作光明本心,恆常寂靜。有、無這二個念頭都沒有,就連(無有、無無)這兩個念頭也都沒有了。既然,連不殺、不偷、不婬這些念頭都沒有了,哪裡還會有,隨順殺、盜、婬三惡業,這些事。阿難,如果不斬斷殺、盜、婬這三惡業,那麼就會各人都有各人,所造的惡業,因各人都有各人,所造的惡業,集合眾人,各自所造的惡業,就會形成共同的共業。這些業,並非在沒有特定的地方,沒有原因,隨機的,自然虛妄的發生。這些業,也並非虛妄不實的發生,怎麼發生的,也並非沒有跡象,可追尋探究。阿難,你這麼勉勵的修行,想要證得菩提,一定要斷除,殺、盜、婬這三惡業。如果不能斷盡,殺、盜、婬這三惡業,縱然是修行獲得了神通,這些都是,塵世間,有為法的功用。殺、盜、婬這三惡業,所留習氣,不能滅盡,就會墮落入魔道。雖然想要,除掉虛妄不實的習氣,反而更加的虛偽不實。像這樣的人,就是如來所說的,可以悲憫同情,可憐他的人(可哀憐者)這些業果,是你虛妄想相自己造作,而非是修持菩提(正覺)道的過失。如果是依上述這樣子,說法的人,他所說的,才是正說。若離開上述的道理,而以其他的道理來說的法,那就是魔王所說的法。

(原經文)
即時,如來將罷法座,於師子床攬七寶机,迴紫金山再來凭倚,普告大眾及阿難言:「汝等有學緣覺、聲聞,今日迴心趣大菩提無上妙覺,吾今已說真修行法,汝猶未識修奢摩他、毘婆舍那微細魔事,魔境現前汝不能識,洗心非正落於邪見,或汝陰魔或復天魔,或著鬼神或遭魑魅,心中不明認賊為子,又復於中得少為足,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聖,天報已畢衰相現前,謗阿羅漢身遭後有,墮阿鼻獄。汝應諦聽,吾今為汝仔細分別。」阿難起立并其會中同有學者,歡喜頂禮伏聽慈誨。

(
整段經文意思)
在如來將要結束這場法會,的時候,在師子坐上,再攬住七寶所裝飾的茶机。迴轉像紫金山一般,莊嚴的身軀,再來倚靠著。向大眾及阿難宣告說:你們這些上在有學階段的緣覺、聲聞眾,在今日迴轉心意,趣向大菩提無上妙覺。我今天雖然已經說了,真正修行的方法。但是你們仍然尚未認識,修習奢摩他()、毘婆舍那()的過程,會有很微細的魔事,來障礙你的修行。雖魔境界顯現在你眼前,你也沒辦法認識,辨別知道。因為這樣,所以你們洗滌心胸,摒除惡念或雜念修行時,不是落在正道上修行,而是墮落在邪見中,或是由於你自身所具的陰魔,或是由天魔,或是鬼神附著,或遭受魑魅魍魎的蒙蔽。心中昏聵,不能明白,誤認賊人為自己的兒子。在這修行的過程中,還有一些證得少分,便自以為滿足的。就像證第四禪的,一向修禪而無正聞慧之比丘,妄言已經證得聖道。如善星比丘,得第四禪定謂證涅槃,及其後退失四禪,天人果報已經完畢,衰弱敗壞的色相,顯現眼前,撥無涅槃之法,毀謗阿羅漢尚有後身,墮於無間地獄。你們應該,一心一意專心聽我,現在為你們,仔細的來分別解說。阿難,站起來,還有一起在這法會中的有學(小乘四果之聖者中,前三果(須陀桓、斯陀含阿那含)謂之有學,第四果謂之無學。以前三果尚有可修學之道故也。)者,都歡喜頂禮,安靜專注的等待著,聆聽如來慈悲的教誨。

註:【奢摩他】【毘婆舍那】【魔事境】【魔事】【有學】
【奢摩他】
瑜伽十一卷七頁云:奢摩他者:謂九種住心,及奢摩他品所攝諸法。謂於自他、若衰若盛、可厭患法,心生厭離、驚恐、惡賤,安住寂靜。
二解 瑜伽三十八卷十九頁云:云何奢摩他?謂諸菩薩、由八種思善依持故;於離言說唯事唯義所緣境中,繫心令住;離諸戲論。離心擾亂想作意故;於諸所緣而作勝解。於諸定相,令心內住、安住、等住,廣說乃至一趣、等持。是名奢摩他。
三解 如菩薩云何能求奢摩他中說。
四解 瑜伽六十三卷八頁云:問:何因緣故,說諸靜慮,名奢摩他?答:為欲寂靜一切煩惱,正安止故。
五解 瑜伽六十四卷十七頁云:復次由五種相,立奢摩他。一、近分定所攝世間奢摩他。二、根本色定所攝世間奢摩他。三、根本無色定所攝世間奢摩他。四、聲開獨覺作意所攝出世奢摩他。五、菩薩作意所攝出世奢摩他。
六解 雜集論十卷十頁云:奢摩他者:謂於內攝心令住、等住、安住、近住、調順、寂靜、最極寂靜、專注一趣、平等攝持。如是九行、令心安住,是奢摩他。令住者:攝外攀緣,離內散亂,最初繫心故。等住者:最初繫縛麤動心已;即於所緣,相續繫念,微細漸略故。安住者:或時失念,於外馳散,尋復斂攝故。近住者:從初已來、為令其心、於外不散;親近念住故。調順者:從先已來、於散亂因色等法中,起過患想增上力故;調伏其心令不流散故。寂靜者:於擾動心散亂惡覺隨煩惱中,深見過患;攝伏其心,令不流散故。最極寂靜者:或時失念,散亂覺等、率爾現行;即便制伏,令不更起故。專注一趣者:精勤加行,無間無缺,相續安住勝三摩地故。平等攝持者:善修習故;不由加行,遠離功用,定心相續,離散亂轉故。
七解 集異門論三卷二頁云:奢摩他云何?答:善心一境性,是謂奢摩他。FROM:【朱芾煌《法相辭典》】
【毘婆舍那】
(術語)Vipas%yana%,又作毘缽舍那。譯曰觀,見,種種觀察等。觀見事理也。起信論元曉疏下曰:「奢摩他,此云止。毘缽舍那,此云觀。」慧琳音義十八曰:「毘缽舍那,唐云觀。」涅槃經疏十二曰:「毘婆舍那,此翻為觀,亦云見。」慧苑音義上曰:「毘缽舍那,此云種種觀察,謂正慧決擇也。」FROM:【丁福保《佛學大辭典》】
【魔事境】
  魔,梵語具云魔羅,華言殺者。謂能奪人智慧之命故也。言魔事者,大論云:魔以破人善法為事。又天魔正以順生死,貪五欲,退菩提為事,故名魔事。此由觀前諸境,惑雖未破。天魔猶恐出其境界,而復化度於他,失我民屬,空我宮殿;又慮夫得大神通,得大智慧,必當調伏控制於我;我今應預破之,壞彼善根。故有魔事發也。治魔之法有三:初、觀察訶棄,如守門人遮惡不進。二、當從頭至足,一一諦觀,身心了不可得,魔從何來?欲惱何等?如惡人入舍,處處照撿,不令得住。三、觀之不去,即當強心抵捍,以死為期,一心用觀,令道行成就。為是須觀魔事境也。(天魔者,即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也。五欲者,色欲、聲欲、香欲、味欲、觸欲也。梵語菩提,華言道。)FROM:【明,一如《三藏法數》】
【魔事】
瑜伽二十九卷二十二頁云:云何魔事?謂諸所有能引出離善法欲生,耽著諸欲增上力故;尋還退捨;當知此即是為魔事。若正安住密護根門;於諸所有可愛色聲香味觸法,由執取相、執取隨好,心樂趣入;當知此即是為魔事。若正安住於食知量;於諸美味不平等食,由貪愛慾,心樂趣入;當知此即是為魔事。若正安住精勤修習初夜後夜覺寤瑜伽;於睡眠樂,於偃臥樂,於脅臥樂,由懈怠力,心樂趣入;當知此即是為魔事。若正安住正知而住;於往來等、諸事業時,若見幼少盛年美色諸母邑等,由不如理,執取相好,心樂趣入;或見世間諸妙好事,心樂趣入;或於多事多所作中,心樂趣入;或見在家及出家眾、歡娛雜處,或見惡友、共相雜住,便生隨喜,心樂趣入;當知一切皆是魔事。於佛法僧、苦集滅道、此世他世,若生疑惑;當知一切皆是魔事。住阿練若、樹下塚間、空閑靜室,若見廣大可怖畏事、驚恐毛豎;或見沙門婆羅門像、人非人像、欻爾而來,不如正理、勸捨白品、勸取黑品;當知一切皆是魔事。若於利養恭敬稱譽,心樂趣入;或於慳吝廣大希欲,不知喜足;忿恨覆惱、及矯詐等、沙門莊嚴所對治法,心樂趣入;當知一切皆是魔事。如是等類、無量無邊諸魔事業、一切皆是四魔所作。隨其所應,當正了知。FROM:【朱芾煌《法相辭典》】
【有學】
 (術語)小乘四果之聖者中,前三果謂之有學,第四果謂之無學。以前三果尚有可修學之道故也。法華玄贊一曰:「戒定慧三,正為學體。進趣修習,名為有學。進趣圓滿,止息修習,名為無學。」梵S/aiks!aFROM:【丁福保《佛學大辭典》】

(原經文)
佛告阿難及諸大眾:「汝等當知,有漏世界十二類生,本覺妙明覺圓心體,與十方佛無二無別;由汝妄想,迷理為咎癡愛發生,生發遍迷故有空性,化迷不息有世界生,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,皆是迷頑妄想安立。當知虛空生汝心內,猶如片雲點太清裏,況諸世界在虛空耶?汝等一人發真歸元,此十方空皆悉銷殞,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?汝輩修禪飾三摩地,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,心精通[-+]當處湛然;一切魔王及與鬼神諸凡夫天,見其宮殿無故崩裂,大地振坼水陸飛騰無不驚慴。凡夫昏暗不覺遷訛。彼等咸得五種神通唯除漏盡,戀此塵勞,如何令汝摧裂其處?是故神鬼及諸天魔魍魎妖精,於三昧時僉來惱汝。
「然彼諸魔雖有大怒,彼塵勞內,汝妙覺中,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,汝如沸浪彼如堅氷,煖氣漸隣不日銷殞,徒恃神力但為其客,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,主人若迷客得其便;當處禪那覺悟無惑,則彼魔事無奈汝何。陰銷入明則彼群邪咸受幽氣,明能破暗,迷自銷殞,如何敢留擾亂禪定?若不明悟被陰所迷,則汝阿難必為魔子成就魔人。如摩登伽殊為眇劣,彼雖呪汝破佛律儀,八萬行中秖毀一戒,心清淨故尚未淪溺,此乃隳汝寶覺全身,如宰臣家忽逢籍沒,宛轉零落無可哀救。

(
整段經文意思)
佛告訴阿難以及在法會中所有大眾。你們應當知道,有漏世界(即三界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。為一切迷惑眾生之住處)所安住的十二類迷惑眾生,本具覺性,微妙不可思議光明覺性,遍滿一切處的心體。與十方世界,所有一切佛,無二無別。但是,由於你虛妄的想相,迷惑於事理的緣故,所以產生了愚痴貪愛。生起發生了遍一切處的迷妄,所以相對的,有了空性。迷妄千變萬化,生生不息,所以有了世界的生起。那麼這些十方世界裡,像微塵那麼多的國土中,都是顛倒迷惑的眾生。這些都是迷惑於執著虛妄的想相,所安置成立的。你們應當知道,你心裡面所生起的虛空。就好像那一小片雲,飄在一望無際的清空裏,一樣的渺小。所有一切的世界,安住在虛空裡的情形,也像前面所說,一小片雲,飄在一望無際的清空裏,那麼渺小,的道理一樣。你們之中,只要有人發起真心,想要歸趣本元覺性,那麼,你心裡面所生起這十方的虛空,盡都將銷滅殞落。你心裡面所生起這十方的虛空,盡都銷滅殞落了,那麼這十方虛空中,所有的國土境界,哪有不會振動破裂的呢?你們這些人,修習禪定,嚴持等持心不散亂,十方世界的菩薩,及所有一切已經清淨沒有煩惱的大阿羅漢們,心精通達明,了當下清澄明淨。十方所有世界的魔王,以及鬼神,和所有的凡夫,天界魔王,以及鬼神和所有的凡夫,欲界天的天人。看見它們的宮殿,無緣無故的崩落碎裂。它們所安處的大地振動、崩裂、坼離,水和陸地飛騰散落。沒有不震驚恐懼的。凡夫神識昏暗,沒有覺察到有甚麼變化改變。他們這些魔王及及鬼神,和所有的凡夫欲界天的天人們,除了漏盡通未證得外,都已經證得五種神通(一、天眼通,謂色界四大所造之清淨眼根,色界及欲界六道中之諸物,或近,或遠,或麤,或細,無一不照者。二、天耳通,為色界四大所造之清淨耳根,能聞一切之聲者。三、他心通,得知一切他人之心者。四、宿命通,得知自心之宿世事者。五、如意通,又曰神境通,神足通。飛行自在,石壁無礙,又得行化石為金,變火為水等之奇變者。見智度論五。)。因為還貪戀執著這些塵境造作。怎麼會讓你來摧裂、毀壞他所安住的世界。所以十方世界所有的神、鬼以及天魔、魍魎、妖精,在你修習三昧的時候,都會來騷擾惱害你。
但是那些神、鬼以及天魔、魍魎、妖精,雖然有很大的瞋恨惱怒的心,要來擾亂惱害你。但是以他們那些坌穢真性,勞亂身心塵勞貪瞋等之煩惱,納入你的微妙不可思議光明真心覺性中。就好像風吹過光,也好像以刀來斬斷水一樣的,一點作用都沒有。你的微妙不可思議光明真心覺性,就好像沸騰的大浪,那些神、鬼以及天魔、魍魎、妖精那些坌穢真性,勞亂身心,貪瞋等之煩惱,就好像堅實凝固的寒氷。因為你的微妙不可思議光明真心覺性的煖氣,漸漸的靠近,不斷地溶蝕這堅實凝固的寒氷,這堅實凝固的寒氷,不到一日的時間,便會銷融殞滅。那些神、鬼以及天魔、魍魎、妖精等雖然仗恃著有五神通力,但因為那些坌穢真性,勞亂身心貪瞋等之煩惱是客。無法成就破害惱亂你的事。因為你微妙不可思議,光明真心覺性,是五陰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)的主人。主人若是被迷惑妄想遮蔽了,那麼那些坌穢真性,勞亂身心貪瞋等之客塵煩惱,便得到方便之處,趁虛而入,來當你五陰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)的主人。當你處在微妙不可思議,光明真心覺性中,清澄明淨,無有迷惑妄想。那麼那些十方世界所有的神、鬼以及天魔、魍魎、妖精,要來惱害你的魔事,也對你無可耐何,擾亂惱害不到你。修行人如果五陰銷融滅盡,那麼這個人就清淨光明,那一群神、鬼以及天魔、魍魎、妖精,都是承受幽冥昏暗的氣氛。清淨光明能摧破幽冥昏暗,幽冥昏暗只要接近清淨光明,自然而然的會自己銷融殞滅。這些神鬼以及天魔魍魎妖精,又如何敢留下來,擾亂契入禪定的修行人。若是不能清淨光明覺悟,而被這些陰魔所迷惑遮障。那麼阿難,你必然會成為魔王的弟子,成就為一個邪魔歪道的魔人。就像那個摩登伽女,實在是很眇小卑劣。她雖然以呪術迷惑你,想要害你破壞佛所制定,以防遏過非的律儀。雖然八萬細行中秖有毀壞一條戒律。因為你心清淨的緣故,所以尚未淪落沉溺輪迴之中。但這已是即將毀壞你整個,微妙不可思議光明真心,寶貴覺性身了。就好像宰臣家,忽然遭逢國王抄家沒籍。所有家眷,委曲流轉,飄散零落四面八方,沒有人可以哀憐救拔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當知!汝坐道場銷落諸念,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,動靜不移憶忘如一,當住此處入三摩提,如明目人處大幽暗,精性妙淨心未發光,此則名為色陰區宇;若目明朗,十方洞開無復幽黯,名色陰盡,是人則能超越劫濁。觀其所由,堅固妄想以為其本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你應當知道,你結跏趺坐閑宴修道之處,銷落一切念頭,念頭若是滅盡不再生起。所有一切都離開了念慮,精妙明淨,動、靜二相,都不能轉移他,憶念、忘我合為一體,當下安住在此境界中,契入三摩提。這境界,就好像眼目精明的人,處在非常幽冥昏暗的境界中,精明覺性微妙不可思議清淨心,尚未發出光明,這境界就取名為色蘊(色即質礙之義。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諸根和合積聚,故名色蘊)覆蓋的區域。若是眼目光明朗淨,十方世界洞達通透開闊明亮。不再幽冥昏暗,就取名色陰(色即質礙之義。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諸根和合積聚,故名色蘊)盡了。這人就能超脫越過劫濁(梵語具云劫波,華言分別時節。謂減劫中,人壽減至三十歲時,饑饉災起。減至二十歲時,疾疫災起。減至一十歲時,刀兵災起。世界眾生,無不被害,是名劫。)觀照這個境界,是因為以堅硬固妄想(色陰)(堅固妄想者,即色陰也。謂諸眾生,體因想生,心因想起,命因想傳,諸想交固,以成色身。經云:汝現色身,名為堅固第一妄想),做為其根本的而產生的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當在此中精研妙明,四大不織少選之間身能出礙,此名精明流溢前境。斯但功用暫得如是,非為聖證不作聖心,名善境界;若作聖解,即受群邪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,應當在此三摩提中,繼續精進,不斷探究觀照,這不可思議光明本心,是不會受地、水、火、風這四大纏繞障礙的,在一下子時間裡,身能跳脫出色界的質礙,這就取名為精妙光明性體,流動溢出現前境界,在這當下功能力用暫時只能到得這裡。修行者,不認為,是已經證得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道果,也不誤以為,這就是這就是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心境,這就取名叫善境界。若是修行者認為,已經證得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道果,誤以為,這就是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心境,立即會招引、遭受,神鬼以及天魔、魍魎、妖精們,來擾亂惱害你。

(原經文)
「阿難!復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內徹,是人忽然於其身內拾出蟯蛔,身相宛然亦無傷毀,此名精明流溢形體。斯但精行暫得如是,非為聖證不作聖心,名善境界;若作聖解,即受群邪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,再以這個契入三摩提的心,繼續精進,不斷探究觀照,這不可思議光明本心,達到自身體內,明淨透徹,忽然從身體內,取出蟯蟲蛔蟲等汙穢之物。雖然從身體內,取出蟯蟲蛔蟲等汙穢之物,但是他的身體色相,跟從前一樣,沒有甚麼變化,也都沒有一點傷害。這就取名為精妙光明性體,流動溢入形體內。目前的功能力用暫時只能到得這裡。修行者不認為是,已經證得,諸佛菩薩所證到的道果,也不誤以為,這就是這就是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心境,這就取名叫善境界。若是修行者認為,已經證得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道果,誤以為,這就是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心境,立即會招引、遭受,神鬼以及天魔、魍魎、妖精們,來擾亂惱害你。

(原經文)
「又以此心內外精研,其時魂魄、意志、精神,除執受身餘皆涉入,互為賓主,忽於空中聞說法聲,或聞十方同敷密義,此名精魂遞相離合。成就善種暫得如是,非為聖證不作聖心,名善境界;若作聖解,即受群邪。

(
整段經文意思)
又以這個契入三摩提的心,繼續精進,不斷探究、觀照身體內外。這時修行者,的魂魄意志精神,除了執持著受身,其餘的盡都融涉入其中。就好像賓客與主人一樣。有時候,會忽然在虛空中,聽聞宣說佛法的聲音。或是聽聞到十方世界,一起宣說敷演著,神妙秘密深奧的法義。這就取名精氣魂魄交互的相脫離和合。成就善根種子,目前的功能力用暫時只能到得這裡。修行者不認為是,已經證得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道果,也不誤以為,這就是這就是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心境,這就取名叫善境界。若是修行者認為,已經證得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道果,誤以為,這就是諸佛菩薩所證到的心境,立即會招引,遭,受神鬼以及天魔、魍魎、妖精們,來擾亂惱害你。

註:【有漏世界】【五妄想】【劫濁】【三摩提(地)】【陰】【色蘊】【堅固妄想】
【有漏世界】 
(雜名)即三界。為一切迷惑眾生之住處。FROM:【丁福保《佛學大辭典》】
【五妄想】
 ﹝出楞嚴經﹞〔一、堅固妄想〕,堅固妄想者,即色陰也。謂諸眾生,體因想生,心因想起,命因想傳,諸想交固,以成色身。經云:汝現色身,名為堅固第一妄想。
〔二、虛明妄想〕,虛明妄想者,即受陰也。謂諸眾生,欲想登高,足先酸澀,違順二相,損益現馳,是則受陰無體,虛有所明。經云:汝今現前,順益違損,二現驅馳,名為虛明第二妄想。
〔三、融通妄想〕,融通妄想者,即想陰也。謂眾生念慮是虛情,色身是實質,雖虛實不倫,而能相使者,由想融之也。心生虛想,形取實物,其心形異用而能相應者,由想通之也。至於寤寐心境相隨,而無間斷者,皆妄想也。經云:則汝想念搖動妄情,名為融通第三妄想。
〔四、幽隱妄想〕,幽隱妄想者,即行陰也。謂眾生一期色身,生化之理,自幼至衰,無暫停息,運運密移,體遷無覺。經云:則汝諸行,念念不停,名為幽隱第四妄想。(一期者,從生至死也。)
〔五、顛倒妄想〕(亦名微細精想),顛倒妄想者,即識陰也。謂眾生識精之湛,非真湛然,如急流水,望似恬靜,其實流急,細不可見。經云:則湛了內,罔象虛無,名為第五顛倒微細精想。FROM:【明,一如《三藏法數》】
【劫濁】
(術語)五濁之一。言時之濁亂也。指五濁中煩惱濁等四濁之興時。法華經方便品曰:「劫濁亂時,眾生垢重。」
,濁劫,梵語具云劫波,華言分別時節。謂減劫中,人壽減至三十歲時,饑饉災起。減至二十歲時,疾疫災起。減至一十歲時,刀兵災起。世界眾生,無不被害,是名劫。FROM:【明,一如《三藏法數》】
【三摩提(地)】
  梵語三摩地,華言等持,又云正心行處。謂眾生心行,從無始來,常曲不直,能修此定,心則端直,安住一境而不動也。FROM:【明,一如《三藏法數》】
【陰】
 1.蔭覆之義,指色聲等之有為法蔭覆真理。2.積聚之義,謂色聲等之有為法積聚生死之苦果。FROM:【陳義孝《佛學常見辭匯》】
【色蘊】
  色即質礙之義。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諸根和合積聚,故名色蘊。FROM:【明,一如《三藏法數》】
【堅固妄想】
堅固妄想者,即色陰也。謂諸眾生,體因想生,心因想起,命因想傳,諸想交固,以成色身。經云:汝現色身,名為堅固第一妄想。FROM:【明,一如《三藏法數》】

(原經文)
「又以此心澄露皎徹內光發明,十方遍作閻浮檀色,一切種類化為如來,于時忽然見毘盧遮那踞天光臺,千佛圍繞,百億國土及與蓮華俱時出現,此名心魂靈悟所染。心光研明照諸世界,暫得如是,非為聖證不作聖心,名善境界;若作聖解,即受群邪。

(
整段經文意思)
又以這個契入三摩提(華言等持,又云正心行處。謂眾生心行,從無始來,常曲不直,能修此定,心則端直,安住一境而不動也。)的心,繼續精進不斷探究觀照,澄清顯露出心精光明清淨潔白,通透清澈,心精內光明啟發顯明出來。十方世界全變成閻浮檀赤黃帶紫焰氣的顏色。一切世界所有物種品類,全都融化成如來。在那個時候,忽然看見毘盧遮那佛,盤坐在天光臺上,有千佛以及百億佛國土圍繞著。還有蓮華也同時一起出現。這就取名,心精魂魄靈妙覺醒開悟所染著。心光不斷探究、觀照,光明照見所有世界。目前的功能力用,暫時只能到得這裡。修行者不認為是已經證得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道果,也不誤以為,這就是這就是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心境,這就取名叫善境界。若是修行者認為,已經證得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道果,誤以為,這就是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心境,立即會招引遭受神鬼以及天魔、魍魎、妖精們,來擾亂惱害你。

(原經文)
「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觀察不停,抑按降伏制止超越,於時忽然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,同時遍滿不相留礙,青黃赤白各各純現,此名抑按功力踰分。暫得如是,非為聖證不作聖心,名善境界;若作聖解,即受群邪。

(
整段經文意思)
又以這個契入三摩提(華言等持,又云正心行處。謂眾生心行,從無始來,常曲不直,能修此定,心則端直,安住一境而不動也。)的心,繼續精進不斷的探究觀照,降伏了抑止按壓,超越了被禁制阻止的障礙。在那時候忽然十方虛空,都化成七寶的顏色,或百寶的光色,都同一時間遍滿十方虛空,沒有互相留置障礙的。青、黃、赤、白….各個顏色純一顯現。這就取名叫心識抑止按壓的功力,超越了分際。目前的功能力用,暫時只能到得這裡。修行者不認為是,已經證得諸佛菩薩所證到的道果,也不誤以為,這就是這就是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心境,這就取名叫善境界。若是修行者認為,已經證得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道果,誤以為,這就是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心境,立即會招引、遭受,神鬼以及天魔、魍魎、妖精們,來擾亂惱害你。
(原經文)
「又以此心研究澄徹精光不亂,忽於夜合,在暗室內見種種物不殊白晝,而暗室物亦不除滅,此名心細密澄其見所視洞幽。暫得如是,非為聖證不作聖心,名善境界;若作聖解,即受群邪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又以這個契入三摩提(華言等持,又云正心行處。謂眾生心行,從無始來,常曲不直,能修此定,心則端直,安住一境而不動也。)的心,繼續精進不斷的探究觀照,心精清澄明淨,通透清澈,心精光明不散亂。忽然在夜晚,剛好在黑暗的室內,能看見種種的物相,跟白天一樣。而且黑暗室內的物相也不會移除消滅。這就取名叫,心識微細綿密清澄明淨,他的眼識能清楚明白的,透視冥微細的境地。目前的功能力用,暫時只能到得這裡。修行者不認為是,已經證得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道果,也不誤以為,這就是這就是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心境,這就取名叫善境界。若是修行者認為,已經證得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道果,誤以為這就是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心境,立即會招引、遭受,神鬼以及天魔、魍魎、妖精們,來擾亂惱害你。

(原經文)
「又以此心圓入虛融,四𨈛忽然同於草木,火燒刀斫曾無所覺,又則火光不能燒爇,縱割其肉猶如削木,此名塵併排四大性一向入純。暫得如是,非為聖證不作聖心,名善境界;若作聖解,即受群邪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又以這個契入三摩提(華言等持,又云正心行處。謂眾生心行,從無始來,常曲不直,能修此定,心則端直,安住一境而不動也。)的心,繼續精進不斷的探究觀照,圓融遍滿一切處的融入虛空。手腳四肢忽然變化的與草木一樣。被火燒灼,被刀子砍殺,都沒有感覺。又除了火光不能燒熟、燒壞以外,縱然是用刀子割他的肉,就好像削木頭一樣,也毫無感覺。這就取名叫六塵併排著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種性,專一趣向,契入純一性。目前的功能力用,暫時只能到得這裡。修行者不認為是,已經證得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道果,也不誤以為,這就是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心境,這就取名叫善境界。若是修行者認為,已經證得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道果,誤以為,這就是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心境,立即會招引、遭受,神鬼以及天魔、魍魎、妖精們,來擾亂惱害你。
(原經文)
「又以此心成就清淨,淨心功極,忽見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國,具足七寶光明遍滿,又見恒沙諸佛如來,遍滿空界樓殿華麗,下見地獄上觀天宮得無障礙,此名欣厭凝想日深想久化成。非為聖證不作聖心,名善境界;若作聖解,即受群邪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又以這個契入三摩提(華言等持,又云正心行處。謂眾生心行,從無始來,常曲不直,能修此定,心則端直,安住一境而不動也。)的心,繼續精進不斷的探究深入清淨境界,
因為淨心的力用到了極點,這個修行者忽然見到大地與十方山河世界,都變成佛的國土,充滿了七寶莊嚴又光明遍滿的世界,又見到有如恒河沙子數量那麼多的佛如來,遍滿虛空世界許多的宮殿樓閣華美壯麗,向下可見到地獄的境相,向上仰觀可以看到天人宮殿
的境相,這就取名由欣喜和厭離的心念,凝結想相,並且日益加深這種想相,想相久了,
所化成的境相。修行者不認為是,已經證得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道果,也不誤以為,這就是這就是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心境,這就取名叫善境界。若是修行者認為,已經證得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道果,誤以為,這就是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心境,立即會招引、遭受,神鬼以及天魔、魍魎、妖精們,來擾亂惱害你。

(原經文)
「又以此心研究深遠,忽於中夜遙見遠方,市井街巷親族眷屬或聞其語,此名迫心逼極飛出故多隔見。非為聖證不作聖心,名善境界;若作聖解,即受群邪。

(
整段經文意思)
又以這個契入三摩提的心,繼續精進不斷的探究觀照,深入幽遠的境界,忽然在午夜,可以遠遠的看見,遠方的市井街道巷弄裡,的親族家眷部屬們,或是聽聞到他們說話的聲音,這就取名,被壓迫的心識,因為被逼到極處而飛出身外,所以常常可以隔著障礙物,而可聞見一些音響境相。修行者不認為是,已經證得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道果,也不誤以為,這就是這就是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心境,這就取名叫善境界。若是修行者認為,已經證得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道果,誤以為,這就是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心境,立即會招引、遭受,神鬼以及天魔、魍魎、妖精們,來擾亂惱害你。

(原經文)
「又以此心研究精極,見善知識形體變移,少選無端種種遷改,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,無端說法通達妙義。非為聖證不作聖心,魔事銷歇;若作聖解,即受群邪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又以這個契入三摩提的心,繼續精進不斷的探究觀照,深入精微極細之處,可以看見善知識,形體變化遷移,一下子無緣無故的,起種種的遷移改變。這就取名邪心含受魑魅,或是遭天魔進入他的身心中。無元無故的能說法,而且所說的法,都可以通達精妙密義。這時修行者,不認為是已經證得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道果,也不誤以為這就是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心境,那麼這個遭魔擾亂的事,會稍微緩和停歇下來。若是修行者認為,已經證得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道果,誤以為,這就是諸佛菩薩,所證到的心境,立即會招引、遭受,神鬼以及天魔、魍魎、妖精們,來擾亂惱害你。
(原經文)
「阿難!如是十種禪那現境,皆是色陰、用心交互故現斯事,眾生頑迷不自忖量,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,大妄語成墮無間獄。汝等當依如來滅後,於末法中宣示斯義,無令天魔得其方便,保持覆護成無上道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,以上所述十種,禪那現前境界,都是色陰與識心,交互作用而顯現的那些境界。眾生冥頑愚迷,不能自己忖度思量觀察,遇到了這些因緣,冥頑愚迷,不能夠自己覺察識知,而向別人宣說,自己已經登入聖位,變成犯了大妄語戒,而墮入了無間地獄。你們應當於如來入滅後,未法時期中,宣揚開示這些如來所說法義,普遍的讓所有眾生,心開意解,悟入這些義理,不要讓天魔得到方便,來擾亂惱害修行人。以保護、庇祐、護持修行人,使他們都能成就佛道。

註:【禪那】【陰】【色蘊】
【禪那】
梵語禪那,華言靜慮。靜即定,慮即慧也。謂欲求圓覺者,以淨覺心,不取幻化及諸靜相,便能隨順寂滅境界,即是息二邊止,義當中觀。故經云:自他身心所不能及,眾生壽命皆為浮想,此方便者,名為禪那。(息二邊止者,謂不分別生死、涅槃、止息、有無等二邊之相也。)FROM:【明,一如《三藏法數》】
【陰】
 1.蔭覆之義,指色聲等之有為法蔭覆真理。2.積聚之義,謂色聲等之有為法積聚生死之苦果。FROM:【陳義孝《佛學常見辭匯》】
【色蘊】
  色即質礙之義。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諸根和合積聚,故名色蘊。FROM:【明,一如《三藏法數》】

(原經文)
「阿難!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,色陰盡者見諸佛心,如明鏡中顯現其像,若有所得而未能用,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,心觸客邪而不能動,此則名為受陰區宇;若魘咎歇,其心離身返觀其面,去住自由無復留礙,名受陰盡,是人則能超越見濁。觀其所由,虛明妄想以為其本。
(
整段經文意思)
阿難,這些信佛聞法的善男子(佛稱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)。修定(涅槃經云:奢摩他,名為能滅,能滅一切煩惱結故;又名能調,能調諸根惡不善法故。又曰寂靜,能令三業成寂靜故。又曰遠離,能令眾生離五欲故。又曰能清,能清貪欲瞋恚愚癡三濁法故。以是義故,故名定相)中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諸根和合積聚的質礙,都滅盡的修行者,能見諸佛心的境界。就好像在清明的鏡子中,顯現影像一樣的清楚明亮。好像有所證得,但是卻不能有所作用。就好像被魘鬼迷惑的人,手腳四肢都在,眼睛能看見,耳朵能聽聞,所有身體功能都沒有問題。但是因為心識,接觸到客塵煩惱,邪魔惱亂,被障礙住了,而不能動彈,這就取名為受蘊(眼識受色塵,耳識受聲塵,鼻識受香塵,舌識受味塵,身識受觸塵,意識受法塵蔭覆真理積聚生死之苦果)覆蓋的區域。若是邪魔魘鬼惱亂的障礙停息,他的心識可以脫離色身。可以返回,觀見他自己的臉,離去色身,或是留住在色身中,都是自由自在。不再有留難障礙,這就取名為受陰盡了。那麼這個人,就能超越正法已滅,像法漸起,邪法轉生,邪見增盛,不修善道的世間(見濁)觀照這些境界生起的緣故,是由虛明妄想(受陰)(虛明妄想者,即受陰也。謂諸眾生,欲想登高,足先酸澀,違順二相,損益現馳,是則受陰無體,虛有所明。)來作為他的根本,而建立形成的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